中国老秘 发表于 2011-1-7 08:31:37

将永福镇打造成为海峡西岸田园城市试验城的思考

<p style="TEXT-INDENT: 31.5pt"><span>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指出,</span><span>21</span><span>世纪影响世界的两件大事,一是中国的城市化,二是美国的科技革命。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有人预计</span><span>2010</span><span>年将达到</span><span>50%</span><span>,</span><span>2050</span><span>年将达到</span><span>75%</span><span>左右。然而,我国在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出现了</span><span>GDP</span><span>主义,在城市化发展中,一样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城市病”,二是乡镇衰落。如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中央提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如何实现城市协调发展,近年来中央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生态文明,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设想。针对永福镇的实际,笔者认为,应奉行新的发展理念,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与提升幸福指数,在城乡建设上,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田园城市,努力把永福镇打造成为海峡西岸田园城市实验城。</span></p>
<p style="TEXT-INDENT: 31.5pt"><span>一、永福镇概况</span></p>
<p style="TEXT-INDENT: 31.5pt"><span>漳平市永福镇位于福建省东南部,处于新罗、南靖,华安三县交界的海拔</span><span>700</span><span>米以上的山间盆地间,总面积</span><span>535.5</span><span>平方公里,是龙岩市面积最大的建制镇,总人口</span><span>4.7</span><span>万,在龙岩乡镇中位居前列;境内地处博平岭主体,平均海拔</span><span>780</span><span>米,其最高峰苦笋林尖,海拔</span><span>1666</span><span>米,也是漳平市最高峰。境内土地肥沃,气候湿润,雨水充沛,日照充足,适应各种作物生长,素有“高山花园”美称。境内广植杜鹃花,是福建三大花乡之一(另两个是漳州九湖镇和福州建新镇),</span><span>2000</span><span>年被列为“中国杜鹃花之乡”。近年来还大力发展花卉、蔬菜产业、茶叶,三大作物总面积</span><span>8.4</span><span>万亩,其中茶叶</span><span>3.5</span><span>万亩,名优花卉</span><span>1.5</span><span>万亩,反季节蔬菜</span><span>3.2</span><span>万亩。</span><span>2007</span><span>年三大产业实现产值</span><span>3.6</span><span>亿元,在区域经济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农民人均纯收入提升至近</span><span>6000</span><span>元。近年,还由于大力发展高山茶,创办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又有“大陆阿里山”的美誉。永福镇是省级生态建设示范区、小城镇建设示范镇、文明村镇。</span><span>2008</span><span>年</span><span>1</span><span>月,永福镇被龙岩市委、市政府列入全市两个新农村建设综合推进试验区之一。“中国杜鹃花之乡”和“大陆阿里山”是永福镇以至漳平市、龙岩市的特色品牌。</span></p>
<p style="TEXT-INDENT: 31.5pt"><span>二、永福镇打造成为田园城市的依据</span></p>
<p style="TEXT-INDENT: 31.5pt"><span>(一)时代背景。</span><span>胡总书记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这一大格局下,中国呈现出三个时代特征:一是汽车时代。</span><span>2009</span><span>年,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全年累计生产汽车</span><span>1379.10</span><span>万辆,同比增加</span><span>48.3%</span><span>;销售汽车</span><span>1364.48</span><span>万辆,同比增长</span><span>46.2%</span><span>。伴随着高速公路的大力发展,交通物流、人源交往快速提升,永福镇同其它城镇一样将不可避免得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二是高铁时代。中国高铁发展迅猛,在引进、消化、吸收日本、德国和法国技术的基础上集成创新,高铁技术已领先世界,福厦高铁已经开通,明年龙厦高铁也将开通,南三龙铁路即将开建,将来谋划龙岩—永福—华安—安溪—泉州高铁,永福也将融入中国高铁网;三是低碳时代。随着气候问题日益严重,全球化的“低碳革命”正在兴起,人类也将因此进入低碳时代,即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全新时代。低碳时代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以人为本,否定对自然的过度掠夺和对环境的过度破坏,要求全社会转变发展方式,树立低碳文化理念,发展低碳产业,提升低碳经济竞争力;同时在城市乡村发展上要求发展、壮大低碳城市,使城市、乡村成为宜居宜业城乡综合体。</span></p>
<p style="TEXT-INDENT: 31.5pt"><span>(二)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span><span>在</span><span>19</span><span>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span><span>E.</span><span>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概念,</span><span>20</span><span>世纪初以来对世界许多国家的城市规划有很大影响。霍华德在他的著作《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中认为应该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他称之为“田园城市”。其本来目的是克服大城市带来的“城市病”(主要是城市过度拥挤、环境污染、生活品质下降)以及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乡村衰落(主要是经济萧条、人口集聚减少、水土流失等)。</span></p>
<p style="TEXT-INDENT: 31.5pt"><span>田园城市实质上是城和乡的结合体。霍华德设想的田园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城市四周为农业用地所围绕;城市居民经常就近得到新鲜农产品的供应;农产品有最近的市场,但市场不只限于当地。田园城市的居民生活于此,工作于此。所有的土地归全体居民集体所有,使用土地必须缴付租金。城市的收入全部来自租金;在土地上进行建设、聚居而获得的增值仍归集体所有。城市的规模必须加以限制,使每户居民都能极为方便地接近乡村自然空间。霍华德还设想,若干个田园城市围绕中心城市,构成城市组群,他称之为“无贫民窟无烟尘的城市群”。中心城市的规模略大些,建议人口为</span><span>58000</span><span>人,面积也相应增大。城市之间用铁路联系。</span></p>
<p style="TEXT-INDENT: 31.5pt"><span>田园城市在霍华德老家英国已经进行了试验,他在选建田园城市试验中,选择伦敦大都市边上</span><span>56</span><span>公里的地方购置土地,建立了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奇沃思(</span><span>Letchworth</span><span>)。</span><span>1920</span><span>年又在距伦敦西北约</span><span>36</span><span>公里的韦林(</span><span>Welwyn</span><span>)开始建设第二座田园城市。田园城市的建立引起社会的重视,欧洲各地纷纷效法;但多数只是袭取“田园城市”的名称,实质上是城郊的居住区。在国内,四川成都市也提出了实施田园城市的战略构想,并在市党代会上通过确立,这是中国第一个提出建设田园城市规划,要求在中心城市带动下,形成中心城市、周边中小城市和乡村一体化格局。</span></p>
<p style="TEXT-INDENT: 31.5pt"><span>永福镇建设田园城市具备四个条件:一是人口与霍华德提出并试验的卫星城相当;二是地理位置有特色,与厦门、泉州、龙岩三大城市构成的大闽南三角三大中心城市的距离在</span><span>40</span><span>-</span><span>200</span><span>公里之间,其中距离漳平市城区</span><span>40</span><span>公里,到龙岩市中心城区近</span><span>48</span><span>公里,距离漳州城区也仅</span><span>130</span><span>多公里,将来永漳高速和龙泉高铁建成后还会缩短距离,因此永福成为大闽南三角中心城市的“后花园”是合适的;三是生态优势明显,森林覆盖率高,地处河流上游,水质好,生物多样性明显;四是生态产业已形成一定基础,对台交流、合作的美誉度提升,前景好。</span></p>
<p style="TEXT-INDENT: 31.5pt"><span>三、建设田园城市实验城市的目的和意义</span></p>
<p style="TEXT-INDENT: 31.5pt"><span>(一)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span></p>
<p style="TEXT-INDENT: 31.5pt"><span>生态文明,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就是经济与社会、地区与地区、城市与农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今人与后人之间的协调发展。没有良好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就不能取得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诸方面的整体进步。因此,着力建设田园城市,发展生态文明精品,是推进永福镇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span></p>
<p style="TEXT-INDENT: 31.5pt"><span>(二)践行生态文明的突破口</span></p>
<p style="TEXT-INDENT: 31.5pt"><span>生态文明精品示范区建设是以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协调经济、社会、环境建设为主要对象,在一定行政区域内,以生态良性循环为基础,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健康的持续发展。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又对外开放的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是永福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比较有效的经济社会形式。永福镇要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设田园城市,有助于突破常规单一运作的模式,统筹规划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统筹区域人口发展,统筹生产和生活要素。</span></p>
<p style="TEXT-INDENT: 31.5pt"><span>(三)加快永福镇区域崛起的有效载体</span></p>
<p style="TEXT-INDENT: 31.5pt"><span>目前,永福镇生态文明精品示范区建设已具有现实的基础:一是经济良性发展与乡镇有序经营为永福镇生态文明精品示范区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二是区位优势与交通网络建设,为永福镇发展高优农业、高科技产业、高效旅游业等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三是生态、资源优势与区域间历史人文特色明显。</span></p>
<p style="TEXT-INDENT: 31.5pt"><span>四、永福田园城市建设的功能定位和主要目标</span></p>
<p style="TEXT-INDENT: 31.5pt"><span>(一)功能定位:</span><span>大闽南三角的明星城镇,新型田园城市,成为宜居宜业城乡综合体,生态文明精品示范区。</span></p>
<p style="TEXT-INDENT: 31.5pt"><span>(二)主要功能</span></p>
<p style="TEXT-INDENT: 31.5pt"><span>1</span><span>、产业功能:绿字当头谋发展,绿色产品加工业,绿色农业;提升市场功能,建设大闽南三角绿色农产品交易中心。</span></p>
<p style="TEXT-INDENT: 31.5pt"><span>2</span><span>、绿色基地:整合红色旅游、产业旅游、山地旅游资源,构建大闽南三角文化旅游、休闲旅游基地,与台湾阿里山齐名的山地观光旅游胜地。</span></p>
<p style="TEXT-INDENT: 31.5pt"><span>3</span><span>、宜居功能:加强社区教育,培育当地居民绿色旅游消费、花卉观赏等人文文化,加强吸引力,集聚区内外人口。</span></p>
<p style="TEXT-INDENT: 31.5pt"><span>(三)主要目标</span></p>
<p style="TEXT-INDENT: 31.5pt"><span>以建设田园城市理念为指导,结合永福实际,发挥花卉、茶叶、蔬菜等产业优势,打造一批特色农业、高新农业、生态农业和打造农业观光休闲旅游区、红色旅游区,逐步提升在大闽南三角中的地位和吸引力,力争在</span><span>3</span><span>-</span><span>5</span><span>年内初步建设成为产业发达、经济繁荣、农民富裕、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协调、社会和谐、文明进步的海峡西岸生态文明精品示范区,再经过长期努力,发展成有亚热带山地特色的田园城市。</span></p>
<p style="TEXT-INDENT: 31.5pt"><span>五、对策及建议</span></p>
<p style="TEXT-INDENT: 31.5pt"><span>(一)超前规划,高标准建设。</span><span>规划是第一生产力。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应用田园城市理论,超前规划永福镇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城市、乡村发展目标。要摒弃</span><span>GDP</span><span>主义,建设幸福乡村。在规划期上,远期以</span><span>2050</span><span>年为目标,中期以</span><span>2030</span><span>年为目标,近期以“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抓好起点。规划要有严肃性,一经论证后要以立法形式以予确认,要连续管几届政府,经几代人努力来完成。在建设上,要高标准建设,统筹城乡各项设施建设,同时奉行质量第一的原则,保障投资效益,提升设施利用水平。</span></p>
<p style="TEXT-INDENT: 31.5pt"><span>(二)设施建设,夯实基础。</span><span>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围绕生态农业,发展生态经济,主要建设农业大棚设施、农田基本建设设施、气象设施和森林防火设施等;二是城镇设施建设,围绕构建田园城市,建设道路系统、给排水系统、垃圾污水处理系统、电力系统(还要发展太阳能的推广利用)、物流系统等;三是交通设施建设,围绕宜居建设,扩建乡村道路系统、对外交通(高速、高铁、国道、省道、县道,山地旅游铁路、直升机场)等;四是社会事业设施,围绕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建设市政博物馆、文化馆、电影院、图书馆、医院、福利中心等。</span></p>
<p style="TEXT-INDENT: 31.5pt"><span>(三)产业发展,提升实力。</span><span>一是农业,提升发展花卉、茶叶、蔬菜三大产业,花卉要扩大规模,还要不断研发新品种、新技术,注重工艺提升,发展切花技术,开发旅游用花、展会用花、道路花木,开发家用窗台用花。茶叶要提升品质,树立品牌;建设花卉、茶叶、蔬菜综合批发市场,以后要搞网络交易,提升农产品物流水平;引进开发优质油桐、麻疯树、大果红花油茶,发展生物质能产业。二是加工业,主要发展当地特色产品的精深加工和小包装加工;将来交通改善后还可发展高科技产业、文化产业等。三是旅游休闲业,引进先进适用旅游开模式,如九鹏溪模式、雁南飞模式、阿里山模式,开发区域山地、水体、农地旅游,用阿里山模式开发苦笋林尖森林公园,用雁南飞模式开发上林水库风光,用成都“五朵金花”模式开发茶叶、花卉、蔬菜等农产业旅游;开发永福龙车暴动遗址,发展红色旅游;发展酒店业,建设旅游服务中心。</span></p>
<p style="TEXT-INDENT: 31.5pt"><span>(四)品牌带动,扩大影响。</span><span>品牌就是优势,品牌就是形象,品牌就是影响力,品牌就是集聚力。要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促进永福提升形象和影响力。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培育品牌、提升品牌、经营品牌、延伸品牌。目前,要大力弘扬和提升“中国杜鹃花之乡”和“大陆阿里山”两大品牌。要从“中国杜鹃花之乡”扩大延伸成“中国花乡”,使永福扬名国内,“大陆阿里山”也要加强品牌延伸,使之成为闽台交流的一张王牌。一手抓驰名、著名商标认定、名牌产品的申报认定。要不断创新品牌带动战略的思路和机制,以品牌的强大带动效应。此外,要创建大闽南三角“后花园”品牌和海峡西岸“田园城市”品牌。</span></p>
<p style="TEXT-INDENT: 31.5pt"><span>(五)营造氛围,形成合力。</span><span>建设城乡宜居宜业综合体,除了政府推动外,需要当地干部群众的共同参与。要在当地社区加强宣传,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宣传田园城市知识,使干部群众认识到建设田园城市是以人为本的举措,是城乡统筹的先进方式,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载体。通过田园城市建设,可以提高永福镇集镇中心实力和影响力,也可以改善乡镇周边乡村的生态环境,提高全镇域协同化水平,是一项荫及当代,惠及子孙的生态工程、民生工程、建设工程,从而提高群众参与度,促进社会和谐。</span></p>
<p style="TEXT-INDENT: 31.5pt"><span>总之,通过永福镇生态田园城市试点建设,不仅提升本地城乡一体化水平,成为生态文明精品示范区,而且通过试点经验总结和提升,在龙岩市加以推广,可以推动老区生态文明建设,为区域可持续协调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span></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将永福镇打造成为海峡西岸田园城市试验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