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老秘 发表于 2011-3-1 08:40:16

以问题为导向 发挥思想库作用

近年来,湖北省委党校按照中央和湖北省委领导同志的要求,在搞好干部教育培训的同时,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紧扣湖北省工作大局,扎实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推进理论创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做了一些工作,党校“思想库”作用进一步发挥。我们的主要做法概括起来,就是牢固树立三种意识,力求实现三个对接。<br/>&nbsp;&nbsp;&nbsp;&nbsp;一、树立问题意识,实现理论与实践对接<br/>&nbsp;&nbsp;&nbsp;&nbsp;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也是各级党校始终坚持的办学方针。党校不同于其他的研究机构和学术机构,党校科研不能从理论到理论,不能主张“洋、古、玄、虚、释”的价值导向。“洋”,就是脱离现实研究洋人的东西,不关注如何洋为中用;“古”,就是脱离现实去研究古人的东西,不关注如何古为今用;“玄”,就是脱离现实研究玄而又玄的东西,认为越玄越好;“虚”,就是脱离实际只顾务虚,为务虚而务虚;“释”,就是钻进书本,只顾注释,不管现实。<br/>&nbsp;&nbsp;&nbsp;&nbsp;理论联系实际,要求党校科研必须树立“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导向,开展“问题”研究。<br/>&nbsp;&nbsp;&nbsp;&nbsp;所谓“问题”,从科学方法论的角度看,就是要具体地找出未知的东西何在,具体找出未知和已知的关系。科学的问题是具体的,只有具体的问题才有科学研究的价值和实际研究的可能。人们常说,科学研究始于问题,而问题正是存在于研究对象中已知与未知的交界处。只有找出这种已知与未知的具体交界,才能构成科学研究的具体“问题”,从而使“问题”成为从已知通向未知的“关口”或“突破口”。<br/>&nbsp;&nbsp;&nbsp;&nbsp;马克思说:“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准确地把握并解决这些问题,就会把理论、思想和人类社会大大地向前推进一步。”毛泽东同志强调:“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从人类历史发展看,“问题”不仅是科学研究的起点,更是实践发展的契机。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能够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br/>&nbsp;&nbsp;&nbsp;&nbsp;党校教研人员有没有“问题”意识,反映的不仅仅是一种思维方式,更体现了党校教研人员是否具有敏锐的眼光和宽广的视野,是否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认为,党校科研如果不研究问题,是没有出路的。以“问题”为导向,牢固树立“问题”意识,努力实现理论与实践对接,既是省委党校对广大教研人员的一贯要求,同时也是党校科研工作始终不渝的努力方向。<br/>&nbsp;&nbsp;&nbsp;&nbsp;二、树立服务意识,实现党校工作与全省工作大局对接<br/>&nbsp;&nbsp;&nbsp;&nbsp;科学方法论所阐述的“问题”,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与党校研究的问题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党校要加强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加强对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这就是说,党校研究的问题,不是一般的学术和理论问题,而是与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紧密相关的问题,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紧密相关的问题,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问题。<br/>&nbsp;&nbsp;&nbsp;&nbsp;近年来,湖北省委党校自觉把党校工作放在全省工作大局中来认识、来把握、来部署、来推动,在科研工作中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围绕三项重点,进行三种研究,力求实现党校工作与全省工作大局对接。<br/>&nbsp;&nbsp;&nbsp;&nbsp;一是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进行前瞻性研究。我们认为,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就是党校科研的中心问题。近年来,省委党校紧紧围绕“两圈一带”战略、产业结构调整、县域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问题,进行前瞻性研究,年均获省部级以上课题立项20余项,获得省政府优秀科研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10余项。<br/>&nbsp;&nbsp;&nbsp;&nbsp;二是围绕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对策性研究。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热点问题,就是党校科研的焦点问题。近年来,我们聚焦湖北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如何破解“三高一低”的增长模式、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如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如何强化湖北工业比较优势、如何发展低碳经济、如何打造全国碳金融中心、如何提升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如何破解“三农”问题、如何实现和改善民生等问题,进行对策性研究,积极向省委、政府报送研究报告,先后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30余次重要批示,有的还直接进入了省委决策。<br/>&nbsp;&nbsp;&nbsp;&nbsp;三是围绕党校学员带来的实际问题,进行应用性研究。领导干部到党校学习,都是带着问题来的。我们注重调动教员和学员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以课题组的方式,组织教员和学员进行应用性研究,注重解决学员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许多学员在校学习期间发表了文章或研究报告,还有一些学员的研究成果受到省领导的肯定。<br/>&nbsp;&nbsp;&nbsp;&nbsp;三、树立质量意识,实现成果与转化对接<br/>&nbsp;&nbsp;&nbsp;&nbsp;湖北省委党校以打造科研精品为目标,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大力实施“四名”工程,即教学名课工程、科研名题工程、名优学科工程、教学名师工程,在努力提高科研成果质量的同时,注重把研究成果转化为重大科研项目,转化为供省委、省政府决策参考的建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br/>&nbsp;&nbsp;&nbsp;&nbsp;湖北省委党校党史党建学科累计获得和完成10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在全省乃至全国同类学科中名列前茅。在这些课题成果中,有多项成果被摘发并呈送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员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内部参阅。<br/>&nbsp;&nbsp;&nbsp;&nbsp;省委党校扎实开展党性教育研究,将成果运用于学员管理,切实改进校风学风,取得了显著成效。《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网和新加坡《联合早报》等新闻媒体相继作出报道,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或给予肯定。中央党校在湖北召开了全国党校系统首届学员管理工作座谈会。湖北省委党校“党校学员在校学习期间党风廉政建设”于2009年、2010年先后两次被授予湖北省纪检监察工作“创新奖”。<br/>&nbsp;&nbsp;&nbsp;&nbsp;2010年湖北“两会”期间,我校的研究报告《关于“设立武汉碳交易所、打造全国碳金融中心”的战略构想与政策建议》,受到时任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省委副书记、省长李鸿忠等多位湖北省委领导的批示,认为报告“提出的建议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两型社会’改革实验的重要任务与举措,应高度重视并组织发改委、金融部门、环保、林业部门共同研究工作方案”,并直接进入省委、省政府决策。<br/>&nbsp;&nbsp;&nbsp;&nbsp;2009年11月,我校教师的研究成果《关于设立湖北长江循环经济示范带的建议》受到李鸿忠和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宪生的批示,认为该建议很有价值,对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设性建议。2010年8月,省政府发布了《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该建议中的一些成果被吸纳,写进总体规划中。<br/>&nbsp;&nbsp;&nbsp;&nbsp;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这绝不是改头换面地抄袭书本所能完成的工作,而是要费尽革命家、思想家心血的崇高的创造性的科学工作。”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一项艰苦的创造性工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组织和调动党校教研人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去除浮躁,潜心研究,力争多出精品力作,多出有分量的研究成果,更好地发挥党校“思想库”作用。<br/>&nbsp;&nbsp;&nbsp;&nbsp;(作者系湖北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以问题为导向 发挥思想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