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鳳凰 发表于 2012-8-13 11:01:27

朱老师 发表于 2012-8-13 09: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些粗浅看法,高度不够,最主要体现在立意方面,立意高,则文章整体高度高,立意其实就是找准内容和理论 ...

朱老师的这番话确实让人有拨云见天的感觉啊。
我刚从乡镇上来县委办,有一个比我早到县委办调研室几年的同事指点。
有任务的时候他从来不会跟你探讨写作的思路或者他接手任务时候领导的交待,我每次都是这样工作的。写出来的东西他总是说思路不清晰,可是我翻来覆去也没有想出来到底哪里思路不清晰了。请问朱老师,一个清晰的思路在文章中是怎么体现的。

另外,我讲讲我自己写作的习惯。因为是新手,我都是比较谨慎的文风,不敢剑走偏锋。比如,写一个试点工作动员大会上县委书记的讲话,我总是从1.提高认识(必要性);2.突破重点(具体部署);3.强化领导(抓落实)三个方面入手。

以强化领导为例,在具体展开的时候,我都是在大标题下有几十个字的“导语”,然后分几个点来写,比如1.落实领导责任;2.加强统筹协调;3.强化督导检查。

在具体到二级标题的时候,我总是会以一句话做个小导语。比如加强统筹协调,我会在前面说统筹协调是落实的基础,没有统筹就没有落实。县纪委要切实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指导……;各乡镇、各部门要……;……要……;等。

这样的写法(虽然我感觉很死板的堆砌,对我同事很喜欢这样),算是思路清晰么,朱老师!

李耿源 发表于 2012-8-14 20:11:51

老秘网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李耿源,由于最近比较忙,一直没上来,明天中午1点,我将准时与大家在线交流。

同时欢迎大家通过我的博客、微博、QQ与我交流,谢谢!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mlgy

我的微博:http://t.qq.com/lgy423855135

我的QQ:423855135

赣州光明秘书 发表于 2012-8-14 21:06:59

buta9 发表于 2012-8-13 08: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给领导写材料,领导就是受众,应该站到领导的角度,多看领导讲话,尤其是脱稿讲话,还有领导关注的重点和 ...

对,而且要多听他平时的言论,特别是领导在念我们的讲话稿时,哪些保留了,哪些删除了,什么会删除,会后好好琢磨。

汕头秘书 发表于 2012-8-14 22:42:03

荆门秘书 发表于 2012-8-13 08: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有一个在修改的时候经常碰到的问题:1.有的时候自己费力写完一篇文章后,觉得非常满意,领导让修改时,觉 ...

1、如果领导提出一个新的思路指定你写,你最好把原来的材料全部放一边,认真用他的思路去思考一遍整个问题,想每一部分的设置深意,彼此之间的逻辑关系,直到你觉得基本认同了他的思路再来组织材料。其实最后可能只是将你原来的材料打散了,用一根新的线串起来,但经过你吸收新思路之后串起来的,就不会觉得走不出原来的套路了。要舍得推翻自己原来的想法,未必自己的思路不好,写公文材料,最要紧还是“合主人意”。。。说不定你这个思路可以用在另外一篇文章上呢~

2、以前我经常遇到“不舍得”这个问题,觉得一大段好文字,删不下手,尤其是刚开始接触材料,从报刊上看到一些表述特别好的文段,总是不由自主地放进材料里,看上去像那么回事,但其实于表达中心思想并无多大助益,反而是在奔赴主题的路上设置了看似华丽其实碍事的阻隔。后来,发现很多东西是吸收了,再合适地运用进去,发挥的效果更好。对自己使劲想出来的一些词句片段,更是视若珍宝,为删不删没少和我的“管事儿”们“杆上”,当然,多番据理力争之后,会挽救一些,但也会在他们的“下刀”理由中学到很多东西哦

这是我的一点小感悟~

小鱼儿与水 发表于 2012-8-15 09:08:35

问一个问题,难的机会呀!
1、每次领导让写材料,我都写得比较多,但心少了,然后让领导去删除。自己总觉得效率低下。感觉到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请老秘指点一下人生。
2.都说好文章改出来的,现在有一种懒惰心理,尤其自己写的文章,都是小改。
3.有机会给人家改文章时,感觉无从下手,请老秘指点一下必文章的逻辑与步骤!!

李耿源 发表于 2012-8-15 09:18:58

夏日雪山 发表于 2012-8-11 21: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很好的活动。请教下嘉宾,我的领导原来也是秘书出身,对材料要求很高。心情好时,写文章前会提点思路,初稿 ...


      这种情况我也遇到过,我原来的一位领导也是秘书出身的。我一般的做法是:
   一是在写之前,尽量向他求教,让他口述大致的方向和提纲,提思路。他不在就打电话。领导对向秘书提思路这事,还是比较爱的。因为材料是他说的,材料本来就是要体现他的观点成果。秘书只是代笔工具而已。
   二是领导没思路,自己就要揣摸领导的思路来想思路,这就是平常在领导身边的积累了。
   三是多看上上级领导的讲话稿和上级机关的材料,学会与当地的工作融合。一旦融合了上级的精神,特别是领导的领导最新的讲话精神。领导说你的稿子没新意时,也许是领导没领会过上级领导的讲话,你可以提醒一下。这样应该就不会说没新意了。

李耿源 发表于 2012-8-15 09:24:42

本帖最后由 李耿源 于 2012-8-15 09:30 编辑

局中人 发表于 2012-8-12 23: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总编大人,问一个小问题。经常对自己写的文章感觉太熟悉了,领导要求校对时,虽然号称校对了两三遍,但总是 ...


         1、如果单位有线,就建议买个黑马软件。及时更新。错别字一般就扫光了。
   2、找个其他秘书,你看着材料,让他念一遍。特别是大型会议的讲话稿,最好这样做。

藍鳳凰 发表于 2012-8-15 09:58:28

小鱼儿与水 发表于 2012-8-15 09: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问一个问题,难的机会呀!
1、每次领导让写材料,我都写得比较多,但心少了,然后让领导去删除。自己总觉得 ...

童鞋,看了你的发言,我忍不住要说几句,算是批评,也是共勉。

办公室人员都要牢固树立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和作风,每个人都是本职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尤其是我们写材料的人,更是如此,文责自负,此之谓也。

只有人人都树立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和作风,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才能确保办公室工作零失误、上水平。我们写文章、搞材料,就是要把自己当成是最后一关,就是要把自己送出去的材料能过自己这一关,就是要按定稿的标准和要求去写。如果有写部分不确定的,也不能说自己写多一点内容,让上面的人去取舍,这是缺乏自信和责任的表现。

每个刚开始写材料的人都有这样的心理,自己不确定的东西就问上级,其实这不适合大家成长。自己不确定的东西,一定要靠自己去确定,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去确定。任何内含不确定内容的材料、任何过不了自己这一关的材料,都是羞于出手的次品。

共勉。

四川小秘一枚 发表于 2012-8-15 09:58:34

请教一个问题:写东西要材料,材料要靠平时积累,可是我觉得自己老是对收集材料,对材料分类做的不好,而且在收集资料这块没有敏锐度,写的时候需要花大力气去找,请问总编大人平时是怎么积累资料的呢,主要积累哪些资料呢,又是怎么分类存储的呢?

baoerzy521 发表于 2012-8-15 13:08:14

修改文章有什么技巧呢?主要注意哪些方面。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老秘版聊“第2期活动预告贴---主题:如何修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