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小米 发表于 2015-1-6 11:31:21

说得太好了,总结的很到位~!

ckf2003 发表于 2015-2-20 08:28:18

要写出高质量的讲话材料,最关键的是要转换角色,大胆进行角色模拟,完全把自己摆到领导的位置上去思考、去谋划。

知行 发表于 2015-2-20 14:13:28

吃文秘这碗饭,真的不容易,要费时、费力、费心,才能搞得好。

如影随形 发表于 2015-2-21 23:26:23

作为一名秘书,重要的是首先掌握大量素材,能将大量素材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

dhs1987 发表于 2015-2-24 15:03:02

对于文秘工作,我深切地体会到:材料对领导而言是多么的重要,领导对材料又是多么的重视,文秘人员起草材料的任务又是多么繁重,从事文字工作的同志又是多么的艰辛,要完成一个让领导满意的材料又是多么的艰难。如果说,世界上什么人最苦、最累、最难,莫过于赤膊上阵、挑灯夜战“爬格子”的文秘工作者。有诗为证:“搞材料,被人笑;手起泡,头发掉;耗烟草,费灯泡”,还有“一支钢笔,两袖清风,三更不寐,四季受累”。可以说,搞文秘工作的同志饱含酸甜苦辣。 - N9 f; a%

死亡之吻 发表于 2015-2-24 19:06:20

我深切地体会到:材料对领导而言是多么的重要,领导对材料又是多么的重视,文秘人员起草材料的任务又是多么繁重,从事文字工作的同志又是多么的艰辛,要完成一个让领导满意的材料又是多么的艰难。如果说,世界上什么人最苦、最累、最难,莫过于赤膊上阵、挑灯夜战“爬格子”的文秘工作者。有诗为证:“搞材料,被人笑;手起泡,头发掉;耗烟草,费灯泡”,还有“一支钢笔,两袖清风,三更不寐,四季受累”。可以说,搞文秘工作的同志饱含酸甜苦辣。 - N9 f; a%

yyj236958897 发表于 2015-2-28 10:47:10

最苦最累的不是爬格子,而是不知道如何爬格子还必须爬格子

果果妞妞 发表于 2015-2-28 14:22:06

做两件事:一是系统、深入地学一点哲学,让哲学的观点在脑子里根深蒂固,用的时候信手拈来,活学活用。毛主席就曾教导各级领导干部,要学一点哲学。学好哲学,终身受用。学哲学是“入之愈深,其进愈难、其境愈高”。二是把《毛泽东文选》、《邓小平文选》等领导同志的文选通学一遍。毛主席是哲学大师,也是古典文学大师,他的讲话和文论引经据典,而且把一些警句、典故用得丝丝入扣

如鱼得水 发表于 2015-2-28 15:11:40

个性就是特色,个性需要创新。俗话说,兵无常式,水无常形。材料最忌的就是雷同,不能千篇一律,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要因时、因事、因地、因人有所变化,或独树立一帜,或别具一格。比如经济工作会、全委会等会议,内容大同小异,可以说是老生常谈,但又要要常谈常新,每出新意。一要有独特的角度。同样一件事情,尽量用不同的角度去表述,就像达芬奇画蛋一样,从不同方面看鸡蛋都会是不同的形状。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二要有独特的风格。防止走进一个格式、一个套路、一种格调,让人感觉“年年岁岁花相似”。材料也需要探索创造,变幻风格,调节口味,花样翻新。“旧酒还得装新瓶”。三要有独特的思想。有理论色彩、有思想内涵、有真知灼见、有鲜明的观点。四要有独特的文彩。现在无论是领导层还是听众层,文化知识水平都很高,鉴赏能力都很强,材料没有相当的文彩,信服不了人,打动不了人。这就要求文稿要有一定的文学色彩、理论色彩、情感色彩,或真挚细腻,或警喻深刻,或文采飞扬,或激情澎湃,或深入浅出,或娓娓道来,让人感觉或如行云流水,或如波涛汹涌,真正把听众的心带到材料的境界里来。作为文字工作者,我们要善于使枯燥的文字鲜活起来,赋予它生命力、震憾力、号召力、感染力。这就要用多种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仗、排比、借代、警句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的形象色彩,化抽象为具体、变深刻为浅显、转枯燥为生趣。

rulou 发表于 2015-3-2 09:17:40

学习学习………………
页: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查看完整版本: 听县委书记谈如何做好文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