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淮 发表于 2013-12-21 10:09:39

如何防止干部“三拍”现象

   近来,据媒体披露,一些地方政府的债务越来越大、包袱越来越重。这其中固然有客观的发展需求,同时也与一些地方领导的盲目决策不无关系。一些领导干部不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缺少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决策不科学,工作欠水准,惯于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蛮干,然后拍屁股走人,有的甚至还顶着光彩夺目的“政绩光环”一路升迁。这给当地的科学发展带来严重影响,给后人留下沉重的负担甚至是“烂摊子”,群众意见很大,反响强烈。

    出现“三拍”现象的根本原因,从干部自身看,一是宗旨观念淡薄,不走群众路线,胡乱作为;二是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缺少“功成不必在我”的气度和心胸,急功近利;三是不注重学习,缺少必要的能力和经验。从组织层面看,一是对干部的实绩考核还欠缺科学性。注重GDP、财政收入、招商引资等经济方面的考核,而忽视了民生改善、社会管理、生态环保等方面的考核;注重显绩考核,忽视潜绩考核。二是对干部的管理监督还有待完善。失之于“宽、松、软”,缺少必要的责任监督和一查到底的强制措施。

    从根本上防止一些干部搞“三拍”,一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凭科学发展实绩、群众公认口碑用干部。二要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其科学发展的意识和履职尽职的本领。三要完善科学合理的干部实绩考核机制,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作为重要考核内容,既看实绩也看潜绩,用全面、历史、辩证的方式科学衡量干部。四要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建立离任考核和责任倒查机制,通过组织处理等手段,做到有责必究,既要“事先敲打”,也要“秋后算账”,使领导干部工作前多酝酿,决策前多思量,出了问题要担责。只有这样,才能使“三拍”干部越来越少,使广大干部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推动党的事业科学发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防止干部“三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