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拂心
发表于 2015-5-27 16:19:44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讲稿)有深度有见解,学习了
海天求识
发表于 2015-6-18 08:49:47
好,我将认真学习。细致领悟。
笔划纵横
发表于 2015-6-18 09:53:57
文章浩然大气,历史娓娓道来,令人应接不暇又惊心动魄
寒枫洒月
发表于 2015-6-18 11:38:16
原因之五,儒学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在治国理政上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它体现了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也体现了中华文明关于“民本思想”的深厚根基,是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在核心价值观上的契合点。早在《尚书·五子之歌》中,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执政治国思想。几千年来,先哲们关于民本思想的论述非常精深和富于哲理:盘庚提出“重民”,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了殷商的中兴。周公提出“慎德保民”,制礼作乐,实现了西周初年的天下大治。孔子主张“爱民”,提出以“仁”为核心的一整套学说,对后世影响极为重大而深远。《管子》提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些先贤都看到并强调了民众的力量。我们党关于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在继承中国古代重民、保民、爱民、利民、惠民,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的民本思想精华,剔除其维护君王统治地位的“驭民”、“治民”之术的糟粕基础上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同时也汲取了近代西方人本主义关于科学、民主、自由、人权等精华,摒弃了它宣扬极端个人主义的糟粕。
桃太郎
发表于 2015-6-18 17:10:04
文明融合是世界潮流 立足本我 完成大我 超越自我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奔跑的蜗牛
发表于 2018-7-27 16:59:44
贾老的文章跨度好广,中国上下好几千年就在眼前演过。透过历史讲解政治,将儒学与马克思高度融合。我突然有种,我国最正统的儒学就是一直在为马克思主义的入驻,创造各种有力条件。儒家学说大体方向一致,我国的社会主义是融合各家学说,发展得更具时代意义了。太感谢贾老了。给我们把历史梳理了,还结合政治,透过历史看政治,还原了历史的本真。
张小秘
发表于 2019-8-2 11:23:47
话题结合的很好,能够分析联系,可读性强
流水清轩
发表于 2019-8-2 15:52:12
原因之五,儒学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在治国理政上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它体现了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也体现了中华文明关于“民本思想”的深厚根基,是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在核心价值观上的契合点。早在《尚书·五子之歌》中,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执政治国思想。几千年来,先哲们关于民本思想的论述非常精深和富于哲理:盘庚提出“重民”,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了殷商的中兴。周公提出“慎德保民”,制礼作乐,实现了西周初年的天下大治。孔子主张“爱民”,提出以“仁”为核心的一整套学说,对后世影响极为重大而深远。《管子》提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些先贤都看到并强调了民众的力量。我们党关于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在继承中国古代重民、保民、爱民、利民、惠民,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的民本思想精华,剔除其维护君王统治地位的“驭民”、“治民”之术的糟粕基础上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同时也汲取了近代西方人本主义关于科学、民主、自由、人权等精华,摒弃了它宣扬极端个人主义的糟粕。
山野村夫zhj
发表于 2020-12-2 12:02:36
做有文化修养的宣传干部
江城子
发表于 2021-10-14 15:30:21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在核心价值观上的契合点。早在《尚书·五子之歌》中,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执政治国思想。几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