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布 发表于 2015-2-8 12:38:46

章家,通过文稿对于拟稿人就会从一般了解、认识到特别欣赏、信任。从而领导人也就成为拟稿人的知音。自古以来,文章知己即知音,这是拟稿人与领导人关系的最高层次和境界。对于拟稿人而言,要与领导人建立知己知音的关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要依靠个人长期艰苦卓绝

boss老秘网 发表于 2015-3-6 16:24:22

理论讲的很好,很有共鸣!

beyond0807 发表于 2015-3-16 09:24:20

了解领导的基本情况、工作思想、思维方式,寻求与与其相匹配的写作模式

beyond0807 发表于 2015-3-16 09:25:45

了解领导的基本情况、工作思想、思维方式,寻求与其相匹配的写作模式

大瑶山秘书 发表于 2015-3-17 19:39:28

精品、精品、精品,我们要学习!

☆太阳雨☆ 发表于 2015-4-15 11:55:35

着力提高文稿质量和文字服务水平,让领导人满意的同时实现自身能力素质的新跨越,这是拟稿人即机关文字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处理与领导人关系需要把握的重点和关键。

超级罗米 发表于 2016-5-26 18:00:50

问渠那得清如许 ——浅谈机关文稿写作的准备 作者:何新国 : _) ZZ: L$ E2 l% m/ A6 a   朱熹《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国当代著名古典文学专家、文艺理论家、诗人、书法家霍松林先生在鉴赏这首诗时写道,“‘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不断输入,所以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清’得不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而且能够反映出它们‘共徘徊’的细微情态”(参见《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12月第1版第1118页)。宋诗富有“理趣”,朱熹又是一个哲学家,这首诗写景状物的同时寄寓了人间事物的深刻道理,至今仍为人们广泛传诵和引用,是公认的好诗。读这首诗,我们可以把其中的道理联想推广到生活中的诸多方面。这里,只想结合机关文稿写作简要地谈谈从此引申出来的一些想法。 5 z0 i! yf^! i& \# f         记得我刚到省里机关工作时,非常羡慕有的同事写作机关文稿不仅出手快而且质量高,而对于那些文思敏捷的领导同志则近乎顶礼膜拜了。刚开始那几年,我对于机关文字工作高手的认识,只停留在技术层面,一直以为他们不过是对于机关各种文稿的写作技巧非常熟悉罢了。可是,我读大学、做研究生学的都是中文,对于各种文章的写作技巧不可谓不懂,可为什么刚到机关那几年在文稿写作方面一直上不了手呢?即使勉强接受任务进行写作,结果要么缺乏深度,要么缺乏高度,要么缺乏新意,而且内容总是平淡无奇。经过进一步思考,我开始认识到自己与机关文字工作高手之间的差距,不在文章技巧,而主要在于思想认识水平。譬如,对于同样一件事情,我可能总是熟视无睹而看不出其中所蕴藏的玄机,但文字工作高手则往往能洞察事物本质而有更多的联想,从而在更高的层面认识和把握问题。这里面有机关文字工作思维习惯的问题,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适应这方面的工作要求。也就是说,文字高手的思维能力、认识水平、谋划方法,其实都已经与领导要求、工作要求、文稿要求比较接近,所以他们起草的文稿自然也就又好又快。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参见《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320页)。这段非常著名的论断,我其实早就知道了,但我没有及时想起并运用它,以至对于文字工作高手和领导们的思想认识水平产生了种种神秘感,后来又过了一段岁月,才逐步地明白过来。无论机关文稿写作高手还是机关文字工作的分管领导,他们之所以对于机关文稿写作思维敏捷,根本原因在于熟悉工作情况,而且对于本单位工作具有前瞻性的深入研究。可见,在机关从事文稿写作,不断了解、逐步熟悉、深入研究工作情况,这才是“源头活水”。只有熟悉、研究工作,才可能对于工作有概念、有判断、有推理,才可能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才可能产生属于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而这正是机关文稿写作的基础和前提。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而表达技巧是属于文章形式方面的问题,不仅要由文章内容决定,而且要服从、服务于文章内容表达的需要。总之,在机关从事文稿写作,一定要搞清楚工作、思想、技巧三者之间的关系,从了解熟悉研究工作入手,在这方面下功夫打好基础,逐步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最后才可能写出内容材料丰富、思想观点鲜明的好文章。 6 |. {" M* W, @& S7 }; u      了解、熟悉、研究工作应该从何处着手呢?首先,应该从历史入手。如果不了解历史,就不可能真正地了解现状,也不可能很好地把握未来。无论是到省委机关工作,还是到省人大机关工作,或者是到省政府机关工作,要想了解并熟悉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人民政府的工作,都必须从研究工作的历史开始。研究工作历史有一个非常适用的方法,那就是阅读年度工作报告。在每年省人大会议上,省人民政府、省人大常委会都要向大会提交年度工作报告,年度工作报告既有过去一年的工作总结,也有今后一年的工作部署,工作报告堪称年度施政纲领,年度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要求都在其中,是年度工作的全面呈现和集大成者。现在省委常委会每年都要向省委全会报告年度工作,工作报告同样是我们了解省委工作的好帮手。省党代会报告既总结过去五年工作及其经验,又提出新一届工作总体思路;在省人大每届第一次会议上,无论是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还是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都是回顾总结过去五年工作及其经验,并就今后五年工作思路提出意见建议。这些工作报告对于我们了解过去五年的工作情况都非常有帮助。/ X+ J8 o) i" Y1 7 h+ r2 W" o$ h+ h # ^% O; U( x6 h0 A5 G1 l4 k         总之,机关文稿起草尤其是讲话稿起草,是建立在了解、熟悉和研究工作基础之上的。如果不了解情况、不熟悉工作、不研究问题,要写好讲话稿等机关文稿就等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米之炊,即使勉强而为,最后写出来的东西多半也是近乎空谈。只有非常熟悉、透彻研究工作,才会有新的思想和新的观点。所以,还是朱熹的诗讲得在理。在此基础上,还必须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不然的话就是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来。技巧是形式方面的问题,形式反作用于内容,没有合适的形式,再好的内容也会失去应有的光泽和亮度。4 w: u$ J9 w% p3 z , C( |5 @0 t( x5 H" Y

nihaohetao 发表于 2016-11-1 10:34:46

何老师的机关文字五十讲每篇都是精品讲稿。

文刀水青 发表于 2017-3-28 17:42:57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春江泪 发表于 2017-9-12 16:45:49

非常感谢何老师,但是也请何老师不要隐藏文件了没有纹银很受伤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第十三讲发表(《应用写作》2013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