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老耿 发表于 2014-5-14 14:21:14

老耿开讲时间:从“要我写”到“我要写”(一) 录音及文字整理

老耿开讲时间:从“要我写”到“我要写”(一)
点击播放录音:http://www.jrsmw.com:9201/webpic/W0201405/W020140517/W020140517426559279849.mp3

学员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长安老耿。今天,老耿开讲了。在我开讲之前,首先,祝贺我们 老秘网华丽转身!祝福朋友们通过学习和实践,早日登堂入室,笔下生花!

      老秘网 给天南海北的我们提供了这个相互交流工作经验,分享公文写作心得的平台。也正是这个平台,使得我和大家虽未谋面,但神交已久,可以说是老朋友了。那么,今天,老耿开讲,和朋友们分享交流些什么呢?

   我今天开讲的讲稿,写稿子只用了4天时间,而讲稿主题、内容、结构的酝酿却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虽然,我不是第一次讲课(我第一次讲课,大概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企业职工“双补”----对文革期间的初中、高中毕业生重新“补课”并颁发毕业证。)但是,我把每次讲课,都当是“第一次”。因为我要对得起我的朋友们。

      大约个把月前,老猫和闪客约我讲讲课。我向他俩请教,讲什么?他们说:讲讲公文写作基础知识。他俩说的是对的,我原本也有这个打算。但是,近一段时间来,通过和大家在群里聊天,看了朋友们在老秘网上我的文章后的回复,大致了解了咱们学员的情况后,我有了新的想法。

      咱们学员朋友,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新人多,老人少。新人里边,“两新”新人,有“一新”新人。所谓“两新”,指的是新参加工作,新接触文秘或公文;所谓“一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些人参加工作有几年了,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是新接触文秘公文工作。另一种是,有些人搞文秘、公文好几年了,有一定的写作基础知识,但调换了新的工作岗位。

       第二个特点,重视公文写作基础知识的多,重视工作本身的少。有些人对本职工作、单位工作不甚熟悉或了解不深。有些人甚至不喜欢所从事的工作。我曾解释过“公文”这个词语,什么是“公文”?“公文”就是“公”字和“文”字。“公”者,公事,办公,工作;“文”者,文书,公事的文字载体。有些朋友重视“文”,但是不重视“公”。

      第三个特点,有些人对于文秘或考说笔杆子这个职业、写公文这项工作,在理念上、认识上,还有一些值得探讨之处。特别是不少朋友对从事秘书、笔杆子这个职业的发展前景,非常迷茫。

         我想起大诗人陆游,他曾经写过一首名为《示子遹》的诗,教导儿子怎样学诗。他在诗的最后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可见,陆游认为,学诗,“诗外功夫”此“诗内功夫”更重要。如果说,公文写作基础知识是“诗内功夫”的话,那么,“诗外功夫”又是什么呢?为什么“诗外功夫”此“诗内功夫”更重要呢?

       另外,现在,公文写作的基础知这类教材、课程很多,老秘网的《写作教程》、《YY讲座》,讲得大都是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学员们可以通过学习这类教材、课程、讲座,在“诗内”去下功夫,而公文写作的“诗外功夫”,又该怎样获得呢?

      以上这些问题,我在今后的授课中都会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一解答。

      我的教学理念是:以学员遇到问题为向导,以提高学员的两个能力即工作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中心,为学员“私人定制”,鱼渔兼授,既讲公文写作的理念、理论,又讲公文写作的知识和技能,兼顾“诗内”、“诗外”。也就是说,力争达到:没有多少基础的,不觉得深,学有所得,在工作中用得上;有一定基础的,不觉得浅,觉得老耿讲的还有几分道理,起码尚可商榷。

         毛主席说过,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讲课也一样,不能下车伊始,就哇哩哇啦,不看对象,乱讲一通。因此,就这节课来说,主要是,针对学员朋友们的实际,结合我自己的经历,讲一讲如何尽快实现由“要我写”向“我要写”转变。这第一节课,就算是我的开讲动员吧。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先做个自我介绍。

      闪客曾经在一篇文章这样介绍我:长安老耿,神秘公文写作实战家。现在,我就把这“神秘”的面纱揭开。“长安老耿”,是我的网名。我的新浪博客、微博,老秘网的个人空间都起名叫“长安老耿”。我是50年代生人,下过乡当过知青,在工厂当过工人,现在一个副省级城市政府部门工作。从事过文秘、劳资人事、生产调度、车间主任、工会、宣传、组织、干部等工作。我发现,我的近40年的职业生涯,除了下乡、做工之外,摇笔杆子也就是写公文材料,几乎成了我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方式。

         好,现在就说一说,我是怎样走上写公文的道路的。
**** Hidden Message *****

      当年,除了提倡“干一行,爱一行”,还提倡“学一行,钻一行”。这样,我干上这一行,后来在工作学习钻研中不知不觉地爱上了这一行。

长安老耿提示:

1.我为什么要在开篇时特意提到本讲稿的酝酿过程?
2.你怎样看待学员们的三个特点?
3.你怎样看我的教学理念,是否符合你的实际情况,有什么好的建议?
4.你是怎样走上写公文的道路的?
5.你喜欢你的工作吗?你是“要我写”还是“我要写”?

2014.5. 9于长安茅庐


圣母院的敲钟人 发表于 2014-5-14 14:35:47

我是新人,新接触文秘,买的书很多,但是真正专研的很少,是缺乏学习技巧

炉中煤 发表于 2014-5-14 14:37:40

参加工作有几年了,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是新接触文秘公文工作。

炉中煤 发表于 2014-5-14 14:38:51

参加工作有几年了,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是新接触文秘公文工作。

□雨过天晴□ 发表于 2014-5-14 14:41:09

我是参加工作有几年,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从事公文写作工作还是个新人,各方面都很欠缺,还需向各位老杆子多学习。。。。

涩涩的咖啡 发表于 2014-5-14 14:42:42

我参加工作后即接触通讯,三年来一直从事文秘工作,有成长但希望更快成长。

一滴水加涛 发表于 2014-5-14 14:54:23

积极参与学习,用心学习

山药蛋 发表于 2014-5-14 14:57:01

我前一段子时间是有这个倾向,正在从做文向谋事慢慢转变

广东猪猪秘书 发表于 2014-5-14 15:31:55

能主动学习公文写作是好事。
不过,在公职岗位呆久的人不免会有各种惰性及不动手的借口,如何克制自己的心魔,让想法和做法不矛盾,统一起来估计是大部分人最大的难处。
其次,在岗位上多锻炼机会的,公文写作水平总会有所提高,因为那个岗位需要,推动着他不断地写,不停地琢磨,只要写了、琢磨了都会进步一些。换句话,若岗位对文字要求不高,这部分人想提高公文写作水平又有一些难度和障碍了。因为写的东西与实际工作部那么契合,这一训练过程易开始却难坚持;再者,无论是写公文还是任何事情,成就感往往更能鞭策一个人前进,若写的都是一些与工作无关的,不宜给领导看,若身边又没有朋友一同来学习,相互讨论的话,又难免进入瓶颈期。
因此,我认为,作为一个新手,若想真正学好公文写作。首先应该下定决心,排除万难,自己心甘情愿放弃一些享受性的娱乐行为,一头钻进纸堆里去。其次更应该创造一个易于让自己坚持的写作环境,例如,找一些有共同兴趣,想一起进步的学友,相互支持,这样,道路不那么崎岖,难度一点点被瓦解,相对来说,自己的心力也更易于全放进公文写作这件事上。
我是新手,对工作和公文写作仅有这两点感悟。写下来,让大家评判一下。请多指教。

广东猪猪秘书 发表于 2014-5-14 15:32:31

能主动学习公文写作是好事。
不过,在公职岗位呆久的人不免会有各种惰性及不动手的借口,如何克制自己的心魔,让想法和做法不矛盾,统一起来估计是大部分人最大的难处。
其次,在岗位上多锻炼机会的,公文写作水平总会有所提高,因为那个岗位需要,推动着他不断地写,不停地琢磨,只要写了、琢磨了都会进步一些。换句话,若岗位对文字要求不高,这部分人想提高公文写作水平又有一些难度和障碍了。因为写的东西与实际工作部那么契合,这一训练过程易开始却难坚持;再者,无论是写公文还是任何事情,成就感往往更能鞭策一个人前进,若写的都是一些与工作无关的,不宜给领导看,若身边又没有朋友一同来学习,相互讨论的话,又难免进入瓶颈期。
因此,我认为,作为一个新手,若想真正学好公文写作。首先应该下定决心,排除万难,自己心甘情愿放弃一些享受性的娱乐行为,一头钻进纸堆里去。其次更应该创造一个易于让自己坚持的写作环境,例如,找一些有共同兴趣,想一起进步的学友,相互支持,这样,道路不那么崎岖,难度一点点被瓦解,相对来说,自己的心力也更易于全放进公文写作这件事上。
我是新手,对工作和公文写作仅有这两点感悟。写下来,让大家评判一下。请多指教。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老耿开讲时间:从“要我写”到“我要写”(一) 录音及文字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