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猫
发表于 2014-10-1 23:03:32
民族感恩精神的国家记忆(转载)
9月30日是首个烈士纪念日,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民众,都给予了英烈们最崇高的敬意。深圳首次举行了烈士公祭,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9个烈士纪念设施常年接受市民祭拜。这是一个国家不可忘却的历史的纪念,为民族前途付出生命的烈士们,也必将永远屹立在时间的长河中,伴随一代又一代国人铭记过往,不忘前事。
无论是首个烈士纪念日,还是那些群树环绕的烈士纪念碑,不仅记录着一个个普通乃至“无名”的先烈,也同时具有了历史传承的独有功能。烈士纪念日是对活着的洞穿,对遗忘的拒斥。中国曾经历了无数次外侵内争的浩劫,也在历史深处留下难以抚平的伤痕。烈士们的奋不顾身,不是因为他们无畏,而是他们懂得,必须有自我的牺牲,才能换来更多人的安宁。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都是烈士的后代,都在享受着先辈留下的美好和平。在烈士纪念日,凝望沉默的纪念碑,看着照片中那些和我们一样年轻飞扬的脸庞,才能感悟到当下来之不易。
当人们把这泪水与悲怆、怀念与尊崇,化为固化的纪念仪式,就意味着烈士与中华民族的不可分。正因为有这样铭记先烈的心灵之碑,整个国家就不会忘记那段历史,随时可以通过纪念碑寻找过去。后人可以向见证苍天与日月的烈士纪念碑投去崇敬的一瞥,因为它让我们在巨大的灾难中看到更伟大的爱,传承着历史长河中岿然不动的大爱精神。
在铭刻烈士名字的纪念碑前,人们不由自主会产生对于逝者的敬仰和怜惜,纪念碑特有的庄严蕴蓄了一种爆发性的力量。这种极力压抑的、不带任何感情的形式所蕴含的力量,留给人无言的震撼和思索。烈士纪念日是对所有中国人的警钟长鸣,和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它需要更多的人为之捍卫,需要全民族凝聚在一起筑起的血肉长城。你知道曾有这样的过去,就会明白如何去避免同样的历史重演,你看到那些为民族前仆后继的先烈们,就要为更广阔的社会进步多做些什么。
烈士纪念日的另一面,则让我们看到了民族感恩精神的时代流传,并宣示一个真理:在无数次历史的转折点中,普通人更应成为当仁不让的主角,正是这群无名英雄,用坚韧与温情撑起了中国奉献文化的脊梁。通过烈士纪念日,自会凝固成一种强大的思想和传统,成为指引后人学习的精神风向标。也是向全世界昭示:这个民族不是一个遗忘历史的民族,是一个懂得面对历史真实,心怀敬畏、谦卑的民族。有这样的特殊节日,有这样的人,10年、100年后,我们的后人,同样不会忘记今天,我们曾经和正在做的一切。
秘海轻舟
发表于 2014-11-10 23:33:03
估计这辈子也写不上碑文了 ,还是看看学习吧
334115734
发表于 2014-12-5 16:39:53
翻阅了大量区志乡志以及周边地区的历史书籍
清风白云
发表于 2014-12-11 19:23:41
9月30日,是我国第一个法定的烈士纪念日。这个日子的确定经过了十年的酝酿,直到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决议将每年9月30日定为烈士纪念日。每年国家举行纪念活动。
“烈士”的含义经历了一个演化过程。在古代“烈士”的含义是有气节有志向的人。曹操《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们小时候都读过,现在想来更加佩服那些生活条件不好的古人们,在我们为房子车子位子苦恼的时候,他们竟然一生都能保持崇高的志向,现在看有点不可思议。后来更多接触到的语境是革命烈士,革命烈士的画像,我们心中都能涌现出几幅,革命烈士最初的含义更窄,小时候看电影,就是为建国而牺牲的人,后来外延扩大了,民主革命牺牲的人。再扩大的理解就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英雄的理解,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自1840年以来,这几句话清晰的揭示了词义扩大的脉络。
“烈士”纪念日是一种价值导向。虽然民政上的烈士和待遇是联系到一起的,但是对于那些把生命都无私的献出的人,金钱上的多与少,对烈士来说,已经无法感知。但对政府和社会来说,是良心,对烈士的遗属来说,是温暖和补偿。现在精神娱乐化、历史虚无化对社会的影响起来越大,社会价值倾向多元,但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崇高的献身精神是永远值得敬仰的。
烈士纪念日已国家吸收了过去革命的概念,这是革命党到执政党角色变化的要求,也是弥合社会分歧,凝聚社会共识重要的一环,国家及天下人之国家,在这一点上,我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虽然是小小的一步,却是重要的一步。
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修建了一座纪念碑,不光纪念胜利而陈亡的北军士兵也纪念失败而阵亡的南军士兵。中国一句古话“四海之内皆兄弟”,更何况骨肉同胞。
小乔
发表于 2014-12-12 08:43:32
可能用不到这种文体,但读来很是壮烈,学习一下!
行文流水
发表于 2015-8-31 21:34:43
没有写过,学习。。。
浪人猿
发表于 2015-9-21 10:43:12
时维公元2015年9月30日,我国法定烈士纪念日,县党、政、军、民,满怀崇敬之情,拜谒于烈士纪念碑前。
疯言疯语
发表于 2015-9-28 12:01:40
谢谢楼主分享,受益良多
lingduyu007
发表于 2016-9-29 09:04:02
,垦户聚此辟草,结庐营寨,渔耕生息,颇有井田遗风。然自卢沟事变,日倭入侵,犯我华东,贼寇所至,民不聊生。一九三九年五月,敌伪突袭义和庄,屠我百姓数百计,甚为惨烈。时逢抗日战争之艰辛,许世友部
乐乐妈咪
发表于 2016-9-29 09:34:46
碑文感觉文言文比较好,但祭文应该偏现代说法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