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angjingyang
发表于 2015-4-9 11:50:15
好文章,受教了{:4_86:}{:4_86:}{:4_86:}
小托乎拉
发表于 2015-4-9 12:17:48
对于我们刚入文秘的人来说,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可克达拉
发表于 2015-4-9 14:41:16
写的不错,值得借鉴和学习。写文章就要多方位思考。
暖男
发表于 2015-4-9 15:02:05
。就是说一旦有了“灵感”,就要敏锐地让思维沿着“灵感热线”穷追猛打,穿插碰撞、拉动、突破、升华,直至成为一篇文章。
落地尘埃
发表于 2015-4-9 15:05:52
写的太好了 讲得很透彻 深有感悟
石木郎
发表于 2015-4-9 15:46:01
有什么样的思维就有什么样的文稿,文稿质量的优劣高低在于作者思维上的差异。的确,文稿的立意主旨是第一。
hasika2014
发表于 2015-4-9 16:33:17
感来无影去无踪、稍纵即逝的特点,我们必须以快应快。一是捕捉要快,一旦有“诱因”碰到文稿所及内容的“触发点”应快速出手,及时将星星点点、条条块块的写作灵感速记下来。这个过程可以称之为“拎意核”。二是放大要快,文秘人员在灵感“触发点”启动后,就要敏锐地让思维沿着“灵感热线”穷追猛打,全方位、多层次地引进灵感进行大幅度地穿插、碰撞、拉动、突破、升华,使每一次灵感都能最大限度地向深度和广度发散放大,直至“灵感冲动”消失为止。三是物化要快,把各种写作灵感按照写作主题的需要,适时进行有机糅合和适当安排,使之成为文章草稿的某一部分。构思的任务完成之后,就开始真正铺开稿纸动笔写作,而此时实质上就是对文稿提纲及由此生发的草稿加以整理和誊清。由此,文秘人员对综合性文稿的写作便进入到胸有成竹的境地。 “煽经”的学名叫“演绎诠释”,它的思维基础是发散思维。一要为煽得开。就是说一旦有了“灵感”,就要敏锐地让思维沿着“灵感热线”穷追猛打,穿插碰撞、拉动、突破、升华,直至成为一篇文章。《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起草者陈伯达说,我的本事就是把主席的一句话谈成一篇《人民日报》社论。人品可说,
幻影号
发表于 2015-4-9 19:16:28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篇文章高明之处就是在于对读者的启发
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妙手著锦绣文章
hjw198524
发表于 2015-4-9 20:41:28
现在的官八股太严重,还得看领导,有的领导思想僵化,不敢接受新事物,总担心讲话、稿件用词越级,难伺候。遇到个好领导,真的很重要!
真诚无声
发表于 2015-4-9 23:13:41
有意思,值得学习,很有借鉴意义,说的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