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o184
发表于 2018-1-13 19:05:40
一是纵深推进,4G发展实现新跨越。
海大小萌
发表于 2018-1-20 09:03:02
抓基础强产业,稳步打好脱贫攻坚战
抓服务强项目,扎实 经济复兴
抓传统引新园 ,
过路小神
发表于 2018-1-22 11:23:10
旁征博引,多思考,多雕琢,以表达主旨为根本
红盾安保小队长
发表于 2018-1-22 12:15:10
万能八条,还真是经常见到,见到就烦,自己时间紧了还是经常用。怪不得一直没有拉高,偷懒的结果
huiye7550
发表于 2018-1-22 14:02:44
这篇文章看进去了,想看
hisherry
发表于 2018-1-22 14:54:17
旁征博引类。这类标题一般由经典诗词、名人名言引用派生而来,用得好会使整篇文章增色不少。 比如有一次为领导起草在博士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原本三个标题是“始终弘扬‘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人大精神”“不断追求‘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人生目标”“时刻牢记‘行为精英、心为平民’的处世原则”。这三个标题一方面没有特别强的逻辑联系,缺乏一根主线把校长对博士生的期望串联起来,更大的问题在于缺乏新颖性,平铺直叙,缺少激情。后来在修改的时候想到 《左传》里曾经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复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的说法,“立德、立功、立言”是古代知识分子追求的三个人生境界,用作校长和博士生们探讨的话题,把原先提法中的三点期望有机地串联起来,再合适不过。
醒复醉
发表于 2018-1-22 15:46:59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复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三少爷的剑
发表于 2018-1-22 17:22:03
这个确实有用哦,要学而不思则罔哦!
章璐琦
发表于 2018-1-23 09:46:55
学习新的方法 感谢分享
广雅
发表于 2018-1-23 16:52:28
其实,四六句发源自古文中的骈体文,骈四俪六,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体式,这种文体,讲究声律、典故和词藻。它之所以成为一种僵化和落后的文风,错误不在于它自己,而在于用他的人走入歧途,用得过多过滥,逐渐成了病态。一般而论,在层次较高、庄重、严肃的场合,领导文稿涉及的内容往往是人们比较敏感的话题,或是政策性、原则性强的问题。对这类问题的表述,要求逻辑严密,用词准确,是非分明,不存歧义,无懈可击,这是四六句很难做到的,因此要尽量打破形式的桎梏,多做客观陈述的标题。而在基层,轻松、活泼、以鼓动听众或渲染气氛为主的场合,需要让群众听得进、记得住,就可以多用四六句,发挥它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