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兵 发表于 2018-5-31 22:59:46
从立法意图出发、从上位法的规定出发,不要纠结于一些过时的条条框框。淮安新手 发表于 2018-6-1 07:05:29
二是只见“盆景”、不见“风景”(比喻生动深刻,好懂好记)。我们各地都有不少比较成熟的改革经验和做法,但是改革成果在面上复制推广还不多,“盆景”不少,“风景”还没有形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革效应的发挥zkroy1987 发表于 2018-6-1 17:01:49
县一级承上启下,一头连着中央和省委的决策,一头直通最基层、直连老百姓,既是各项改革决策的执行者,也是探索改革新路的开拓者;既是改革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改革探索的“最先一公里”。可以说,县一级在改革中承担的是双重作用,这一级的改革攻坚抓好了,整个改革也就活起来了。这段话说得非常好,作为基层改革工作者,感同身受。瓷都梦 发表于 2018-6-4 15:53:16
标准化推进,项目化建设,系列化开展ning320811 发表于 2018-6-7 16:20:22
多事情看得见、管不着;二是事权和财权的困境,在分税体制下,县级政府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县级政府财政运行压力较大,有时还存在“上面请客、地方买单”的现象,地方履职尽责的财力保障较弱;三是法律和改革的困境,很多改革举措动不动就碰到法律法规的“天花板”。实事求是地讲,这些问题在工作中都一定程度地存在,省里也充分理解。但是也要看到,任何重大改革都不是在万事俱备的时候才推出的,都需要冲破重重阻碍、克服种种制约,杀出一条血路。我们讲,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改革也是如此,改革的空间是需要我们去争取、去创造的。比如,法律“天花板”问题。改革本身就是一项要触碰“天花板”的事情,一方面,我们完全可以在这个天花板下面把改革做得更好,另一方面,这个“天花板”很多时候也不是原地不动的,是可以“往上顶一顶”,争取些空间的。特别是有的所谓“法律问题”,往往是法规规章的细枝末节问题,有的就是条线部门出的一些规定,而且不同部门的规墨色月牙 发表于 2018-6-12 17:32:33
时实在太忙,微文乃上班地铁上以手机记事本草成,到单位以后又必须在上班前录到公号,不及美化lennis 发表于 2018-6-14 13:56:57
不要纠结于一些过时的条条框框冬至 发表于 2018-6-19 11:23:14
(按满足与会者所需所惑提供内容,归纳精到,表述形象而通俗自然,说明深刻,针对性强,全文紧凑,一气呵成,实为高手文章,公文佳作)远航小桥流水 发表于 2018-6-20 16:24:35
是事权和财权的困境,在分税体制下,县级政府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县级政府财政运行压力较大,有时还存在“上面请客、地方买单”的现象,地方履职尽责的财力保障较弱;三是法律和改革的困境,很多改革举措动不动就碰到法律法规的“天花板”。实事求是地讲,这些问题在工作中都一定程度地存在,省里也充分理解。但是也要看到,任何重大改革都不是在万事俱备的时候才推出的,都需要冲破重重阻碍、克服种种制约,杀出一条血路。我们讲,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改革也是如此,改革的空间是需要我们去争取、去创造的。比如,法律“天花板”问题。改革本身就是一项要触碰“天花板”的zhang2526150 发表于 2018-6-28 20:32:54
改革到不到位,只有老百姓最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