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事办公室工作有15个年头,要说起舞文弄墨,那还要添加8年,从我上班时算起。上班后工作时间跑乡收税,下班之后握笔习作,1997年正式调入办公室搞文秘,品尝了办文、办会、办事中百般酸甜苦辣,可谓百味陈杂,无论滋味如何,多年来我信条未丢,本色没变。
7 V2 q1 v* K3 l. n6 Y+ K- w6 t+ T. X4 u7 K. |* g3 o
1989年我跨进税务之门,在学校我学的是财经专业,却喜好动笔,由于写作技巧掌握不好,写的许多东西连自己都不太满意。但是无论如何,我都坚持在工余间常读书、常剪报,试写“豆腐块”,时间长了,“作品”常常见诸报端,稿费虽然不多,却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于是坚定了写稿的信念。0 q+ A! x4 P% o `1 x
) x1 v) r, e, P- N
1997年,我进入办公室从事文秘工作,因为人少事多,我曾经一个人承担了简报、信息、材料、调研、宣传等多数文字工作,既负责编辑信息简报,又兼税宣实际撰稿人,因此到外面采风的时间少,坐在办公室闭门造车的时间多,编稿、写稿、改稿、投搞忙前忙后,有过苦苦乐乐,干得充充实实。
& k$ C9 I4 c; c: X1 ], r# k' y
1 o# ~5 F9 t8 H& \8 M: x' k4 V 写材料是办公室的立身之本,既要千锤百炼,又要构思精妙。1998年,要准备一个个体税“从乱到治”典型交流材料。接到任务后,定提纲、去采访、架结构、选素材,初稿写成,还经数道打磨,定下文稿。之后还得看排版、审标点,查字误,跨过自审和他审两关,前后忙了七八天,敲定交流发言。会后领导称赞我局“良药苦口医治顽症,扭转被动税收增”的典型材料问题找得准、原因分析透、做法扎实、效果突出。后来与别人闲聊时:半小时发言、领导一个表扬,忙上七八天。泰否无须争辩,乃文秘职责所限。1 A, \% T1 B6 T! Z1 G- P$ X
5 G3 ^4 s- X) a 后来办公室增添了新人,我改为主抓宣传,那时眼见同事信息一个跟着一个,而宣传稿则广种薄收且时常难产,写得绘声绘色,投出了无音信。写稿的辛苦、等待的滋味、发稿的兴奋,不是所有人都能体会的。多年的经历告诉我:办公室活多、事杂、人累不假,但挑战最大、愁肠百结、滋味尝全的工作,或许首推税收宣传。“腹稿苦、产稿难、登报心中赛蜜甜”乃谓真言。
' W' u+ E) w7 D* o5 S3 y4 p/ |
6 Y- p1 X; L; p* X 税收宣传任务接受机动、时间要求突发、生活节奏无常,不单要有身体素质体检、心理心态过滤,更有知识储备考量,既要“身心脑”到位,更需“精气神”旺盛,有时为了一个标题、一故事及至一个词句,常常会反复琢磨,心神不宁,寝食难安,其苦不啻体肤,更及心神筋骨,确非人人愿为、人人可为、人人能为。“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或许就是文秘工作的真实写照。
7 I- [- t# t. k8 Y5 o* g
3 r3 K) r' i; i。
. V) W: t/ C* y
; f% L5 V5 ^6 r$ m/ r- K8 w, v( H& k 忆往昔,有苦有甜。为材料,出过“对号入座”的人物;为宣传,闹过“曝光上门”的典型;为材料,编过“捧腹自嘲”的故事。看今朝,体味弥深。学而无涯,习而无悔,择之喜之。为文熬夜、为文费神、为文劳作,份内当差;甘于吃苦、乐于坚守、品尝耕耘,份外收获;况为税收奉献、为岗位燃烧、为价值体现,弱光些热,幸哉乐哉!文/宋会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