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群众都能听得懂的语言把决策部署以及大政方针说得清楚、明白,使老百姓能心领神会,这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领导干部讲话通篇读稿,句句是文件语言、书面语言,官话、套话、抽象的话居多,而深入人心的普通话、明白话、有个性的话却很少。党政干部对此问题需要提高认识,加以克服。习近平同志当选总书记以来的几次讲话,使人耳目一新,他的朴实的讲话风格为全党改进文风会风起到了表率作用,需要大家认真学习领会。下面,笔者结合习近平同志最近几次讲话,谈谈他的讲话风格,以期对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讲话水平有所帮助和启示。4 J$ A4 x/ z. v2 b" r
# A3 i- l' l Y" |5 _/ P. r
习近平同志的讲话风格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特点:$ z3 d2 ]7 M: d2 k i
C2 F. ^. a5 T* ~% H 其二,聚焦老百姓的心声。习近平同志讲话总是贴近群众,表达群众的心声,直面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譬如在中共中央新一届常委见面的记者会上,习近平同志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几句话可以说概括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实心声,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奋斗目标和老百姓直接的期盼结合起来,点出了带领人民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是共产党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这届中央领导班子工作的重心。& V1 f6 x4 G' [, N- s
8 F/ p& L5 p3 [0 E( b, K 在参观《复兴之路》的展览之后,习近平同志在即席讲话中,集中阐述了何谓中国梦。他说:“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在这里,他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和每一个人的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提出“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深入浅出又发人深思,既点出了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又点出“复兴之梦”和每一个中国人的理想之间的关联,走“复兴之路”就是走每个中国人的幸福之路。结合习近平同志这两段比较通俗的表述,我们不难看出领导干部讲话应该时时聚焦老百姓的心声,将老百姓的心声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日常语言表达出来,使群众听得懂、有共鸣,从而更好地凝聚共识和力量,共同推动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9 x% U2 |/ K" v- ?) P7 y9 O 8 A$ Z( Q; `: Y. ]8 U! r: F# i 其三,强调责任、担当。在习近平同志的讲话中,多次提到“责任”和“担当”,用语诚恳、实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并使人民对其充满更高的期待。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同志的讲话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词是“人民”和“责任”。习近平同志代表新一届领导班子阐述了新一届领导集体应该担当的责任,这一责任就是对民族负有重大责任,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为人类作出新贡献负有重大责任,对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负有重大责任,对党的建设负有重大责任。这些责任归根结底既是党和人民的重托和期望,又是新一届领导集体“肩上沉沉的担子”。而有些领导干部处理事情,从来不思考对人民、国家、民族负有的重大责任,或遗忘这一责任,或淡化这一责任。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党和干部对民族、国家、人民和历史的责任,语言简练,寓意精当,发人深思。) g" J& [" m$ g0 f! m* D
& P% g. k/ |; s6 ~- t* H n
其四,具有很强的历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