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谷雨再说茶
7 i- i n4 N& e& ~" H7 s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卢展工: V3 n: O/ A3 Y. ]" Q
t$ y* `, e8 L0 U7 `“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阳春气候,草长莺飞,杂花生树,落絮如丝,清明谷雨时节。信阳第二十届国际茶文化节暨2012信阳国际茶业博览会恭逢盛世,恰逢其时;历经轮回,渐入佳境,可喜可贺。0 [: d* p. d2 \2 K1 G
茶者,自然之钟灵毓秀,中华之文化奇葩。茶是饮茗,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雅物,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茶当之无愧是中国的一道生态与人文合一的大风景。喝茶养生,可解渴、解困、解腻、解毒、解忧、解躁。喝茶养性,可涤俗滋雅,让人心安勿躁,化戾气为和气;以茶会友,其乐融融,提升品质与境界。喝茶养廉,可祛邪就正,粗茶淡饭是素业,君子之交淡如水,“茶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
6 _4 }2 K6 ~+ U- c茶有文化,以文化人,以茶润心。几千年茶史薪火相传,蔚成中华文明茶风,塑造国民勤劳、俭朴、善良、聪明、好客的性格和人格。
$ A& h) J: p/ Q9 _茶缘广大,包罗万象、吞吐古今。茶乡美,茶山青,茶叶香,茶水清,茶话绵,茶歌甜,茶事多,茶诗好,茶韵浓,茶文妙,茶道深。“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茶事寄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茶道沟通融合儒道释,茶缘通天达地合雅俗。+ T4 Y2 f% L8 T: D! o
当今茶业,承古创新。产业链长,管理、采摘、焙制、市场,紧密联系茶农、茶工、茶商、茶人;产业兴旺,品牌、品位、品质、品味不断提升,是举世瞩目的绿色产业、健康产业、朝阳产业,前景可观,潜力无限。0 ~9 A+ A G' K u: ]% \4 ?
中原大地,信阳有茶;信阳毛尖,名满天下。- U$ F& e) @" t c1 O% @6 l( A
两千多年前的固始出土茶叶文物是信阳茶史的丰碑,唐代陆羽《茶经》列信阳为全国八大产茶圣地之一,宋代苏东坡赞“淮南茶信阳第一”,一百年前信阳毛尖即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新中国成立之初又入全国十大名茶金榜;改革开放以降,诸如全国绿茶品质第一、中国质量金质奖、中国茶叶品牌价值评估名列前茅,荣誉无数,行销各国。信阳茶,彰显中华,结缘天下。
) N0 d- U( @% a神农嫘祖,文化中原,博物九州。中原是中华民族之根,中原是中华文化之源,中原是中国茶园之祖。因根溯源,因根结缘,因根强元。强根固本,是为中原之精神,此乃信阳之茶魂。6 P( W' I4 k, h8 b) u f
吾今生有缘于茶。曾就职于西湖龙井之地,后致力于福建铁观音、大红袍促海峡茶业交流,今尤钟情河南信阳红、信阳毛尖济中原之崛起,中国名茶前三甲于我有缘如此,此乃幸事!( P% }# D% {: `- e1 }* ^# `, O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信阳茶会,盛世茶景。清茶一盏,沁人心脾。谈文论艺,雅俗共赏;茶业兴旺,造福八方。是所愿也。& B$ J; Y' q) X! S
数年前为贺海峡茶业交流协会成立,吾曾作《茶的宣言》致贺,今以此“再说”以贺信阳茶事。5 K( V; Z7 H4 E8 e
壬辰谷雨/ ~+ V. V$ b! @6 q3 w3 P
原载于2012年4月25日《中国艺术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