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公文的定义、特点及撰拟要点(四)) c: G: n2 z j! C
五、通报
- a) }" |$ n, G/ v" Y9 \. r O: \* Q9 E
8 o+ _) Z/ _ g+ G3 }$ h" v! t. N" ] 表彰性通报 用于表彰好人好事和介绍先进典型经验,其正文主要有三方面内容:先进事迹(人物、时间、地点、过程、结果)或经验(单位及所处的客观条件、主要作法、规律性的认识等);评价分析(性质、意义、经验所在及适用的条件情况,经验中的不足及其原因等);决定事项(给有关单位或个人何种称号或其他精神的、经济的奖励),以及提出一些学习先进事迹、借鉴吸收典型经验方面的要求或号召等。
8 ?& a6 {4 {3 m" K7 L7 g z( F O
. Q9 R7 H, X) u8 ^% E 事故通报是批评性通报的一种,其正文主要包括:事故的概况(时间、地点、过程、结果等);对事故性质、原因以及后果的分析说明;提出防止类似事故的原则性要求、措施及各方面应记取的主要教训。有时还包括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决定。上述内容可以直接叙述说明,也可以转发有关事故报告等公文的形式间接转述有关情况(以这些报告等为附件)。1 J8 ]4 Y8 h4 K. I8 w0 {
批评错误典型的通报 用以批评坏人坏事以及有关单位或个人的错误,其正文主要有这样一些内容:主要的错误事实(单位、人物、时间、地点、主要过程、结 果等);分析评价(错误性质及原因、严重后果);对有关当事人的处理意见,以及要求各方面从中记取的教训。有时还提出请检查上报有无类似问题、汇总有关反映等方面的要求。: _1 Q6 I l P# {$ m) @3 p \
% @/ |7 n, v ^/ L 情况通报 用以报道、传达重要情况和有关精神,其正文有两种组成方式,其中一种只对有关事实作客观叙述;另一种除此外还对情况加以分析说明,有时还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应采取何种对策的指导性意见。7 {2 ~! @6 s$ a" c
' h; z/ L: _/ Y4 b. p
撰拟通报的注意事项。
& p# {0 [ T: q! J
8 p7 t$ i0 O3 M2 _4 i. K5 @: q) _ 六、批复
1 ` V0 E. ^" `, J
6 {0 z" X9 {4 K6 }: y) o0 n2 D 批复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批复是一种被动的指示,是针对下级的请示而形成的,其正文主要有三方面内容:指明针对的来文(时间、发文字号、标题等),简要交代形成答复意见的过程;应对方请求回答是否同意或批准对方要求,或应对方请求提出解决工作问题的指导性意见,如不能批准时,需说明理由,只部分同意或批准时,除说明理由外还要提出具体修正、补充的意见,应对方请求发表指导性意见时,具体写法可参照指示或指示性通知;常以“此复”“特此批复”等结束,有时也以提出请对方复文的要求作结,如请对方汇报有关情况,答复有关疑问等。
. G, ]2 Q, o& x, h5 H s& q: _; E0 z6 G;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