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和决策是现代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任何一个决策都是由人作出来的。即便在相同的背景下,就同一个问题所作出分析、判断和选择,不同的人所得出的结论总是不尽相同的。决策的差异源自于决策者的业务能力、决策水平、理论修养、工作经验以及个性风格、兴趣偏好等方面的千差万别。决策者通常是一个组织中的领导者。为了规避决策风险,实现科学有效决策,一般要有科学预测,要有完整严密的决策程序,要有充分合理的决策依据以及完备的决策监督评价系统。在实际工作表现为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领导原则,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下的集体领导的决策方法。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集思广益,弥补和纠正个人决策的主观臆断的失误和偏差,克服因权力过分集中,个人说了算而造成以权谋私等的fubai和矛盾;另一方面可以在充分民主的酝酿、讨论的基础上,果断决策,提高工作效率。也就是说,决策是由领导集体共同作出的,反映了集体的智慧。
" W4 d. z6 E) X
% I4 O$ B. Q4 x一般而言,一个决策集体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员共同组成的领导班子。在一个领导班子中由于分工也就必然存在正职与副职不同的身份,也就相当于一些戏中的主角和配角一样。正职处于领导班子中的核心地位,是一个组织中的法定代表,负有重大责任也赋予他较为集中的权力,他在组织中行使相对集中的领导权、决策权、支配权、处置权。一般来说,正职是组织中最具有权威的人。那么副职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又是什么呢?副职是“配角”,是正职的搭档和助手,正职是指挥官,副职是执行官;正职主要解决“干什么”的问题,副职主要的任务在于解决“怎么干”和“干得好”的问题。由此可见,副职是领导集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副职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个人修养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正职的领导绩效,影响到“班子”的团结状况和工作态度以及工作效能,影响到组织的稳定与发展。当然,如何当好副职,如何站在副职的角度去处理好与正职的、与其它副职的、与一般同志之间的关系,如何在整体工作中做到“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是正确发挥副职的积极作用,加强班子建设,加强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一个关键环节。笔者长期在副职的岗位上工作,对此有一些感想和体会,所以写出来,供大家参考。1 [7 l; U* e5 w; E; [
! {+ S$ Y4 Q5 \3 q0 [ U
有人说副职难当,也有人说副职好当。其实,无论是谁,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工作都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不可能没有因之而产生的种种困惑和烦恼。当好副职,做好工作确实是不容易的。说到底还是要在做人与做事这两个方面把握好,运作好,要在治人与治己这两个问题上结合好,解决好。
9 R( @( m3 w( O) S* Q$ X+ y5 v' v! f( P) r+ B/ b3 F; {' X5 Y
概括起来讲,副职要做到“三个坚持”、调整“三种心态”、处理好“三种关系”。
1 `; R K4 ]; S: V4 E7 A- O/ d9 _2 M1 W# @6 f% ~2 I8 P
一、忠于职守,做到“三个坚持”。一坚持党性原则,要不断培养自己的理论素养;提高政策水平,要敢于并善于坚持真理,要讲真话,干实事,求真知,求实效;二要坚持协调配合的原则,始终以事业为中心,以正职为核心,补台不拆台,配合不分裂,支持不背离;三要坚持以大局为重的原则。“革命同志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才走到一起来。事业的发展是大局,党和人民的利益是大局,所在的组织的完善与发展是大局。一切个人的、局部的、眼前的利益都要服从于这样的大局。
" u0 t$ t# m& N/ ]! H# \
h$ z4 X8 g+ \! Y- R二、自我修炼,调适“三种心态”。一是摆正位置,甘当配角的心态;二是调整期望值,节制欲望,克服急躁、浮躁、焦躁的不良情绪,有淡泊名利的心态。人生的关键是态度。人的态度实质上也就是一个人在为人处事的过程中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工作根本的态度,说到位是世界观、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同时,良好的心态与个人的受教育程度,与个人的生活阅历,与个人的品格作风是密切相关的。调适心态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自我修炼、自我矫正、自我完善的过程。; y4 k3 x5 D) j- W
f. H/ A- L9 ~9 }4 _& H三、换位思考,处理好三种关系。/ d7 G! q. J ]. {) p: u, y/ x& }
9 N2 V* e3 S9 _3 ]1 h* q(一) 处理与正职之间的关系。6 j: z# @' |$ f# i; N' i/ ]
- `" h B% l' [1 O/ ?1 B
副职首先要从感情上接纳、尊重正职。副职服从正职,是尊重上级、尊重组织的决定,也给下属提供一种组织纪律性强的示范。副职要收敛锋芒、甘居人下,把个人力量凝聚在集体智慧之中,时刻做到在大局下行动。5 d6 i7 }+ F# w7 c/ v3 V
0 S" V6 ~ ?) x( Y/ I, @- Z6 m副职要善于用制度来推动工作。副职与正职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讲是工作关系,由于工作的需要而产生的从属关系。副职支持正职工作就要当好助手,既出力又助威。副职要善于制定制度、执行制度并及时修正制度。同时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做努力。一是谋宏观,要善于从正职的角度,站在全局的高度上思考问题,把握工作的前瞻性、整体性和协调性;二是抓微观,做好分管的工作,以良好的工作成效落实正职的工作思路,实现其工作目标,是副职工作的最高标准和最高境界。所以要“看好自家门,管好自家人”;三是善协调。对正职要多汇报,争取正职的支持,对其他副职要进行工作交流和思想交流,互通信息,合力推进工作开展,对下级要多了解思想和生活情况,化解矛盾。排除杂念和干扰,使全体成员都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四是重小节。不该出场时,不能“抢镜头”“出风头”,但在决策性会议上,要本着对工作、对事业负责的态度,多提建设性意见,从可行性,合理化的角度,明确观点,表明态度。在工作中出现难事、急事,特别是出现问题的时候,要敢于站出来,尽力化解和处理疑难事务。即使处理不当,也要在尽心尽力工作的基础上为正职开展工作留有余地。
) ~2 e9 ?( B2 P6 I
8 B$ n* q1 U# H* u& z" H概括起来说处理与正职之间的关系要把握四个原则,一是尊重而不吹捧的原则。不可丧失基本的人格尊严,不可卑躬屈膝,一副奴仆嘴脸。二是请示而不依赖的原则。不可完全掩藏智慧,不可完全放弃自我主张。三是工作主动但不越权的原则,不可独断专行,高标特立,“功高震主”。四是服从而不盲从的原则。敢于坚持真理,不可丧失党性原则,更不可人云亦云。* m9 U. B ?0 h& u
( d$ C0 t0 U( v9 ~4 g(二)处理与副职之间的关系。3 X! ^& [) s, }% v
; m) Z9 a; o- f5 V 副职与副职之间的关系根本上也是工作关系,但相互之间没有主次之分,是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副职一般都各管一方的工作,各管一些工作人员,如果副职之间不团结协调,会给正职开展工作,行使权力设置障碍,影响工作绩效,同时也使各自分管下的工作人员难做人,难做事。所以副职之间的团结协调相当重要。
8 m& p; }$ J9 m U) f2 i$ }9 v4 \
9 c" x. l. r2 W' Q% q5 t0 ~( h* N首先要互相尊重,互相维护,互相协助。不能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不能自以为是,目短流长。注重做好礼尚往来,相敬如宾。
- r. F. c3 @$ ~# n% W5 F9 X C2 G9 A* j; u# s5 L" q$ Q
其次要摆正位置,严格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既不越权管事,也不推卸责任;即不伸手于不属于自己分管的工作,也不要把自己分管工作的棘手问题推给其他副职。根据正职的布署和对方真诚的意愿,在需要和必要的时候,给对方的工作以积极的支持和配合。 , V, E. @9 ]% S, x
9 E# w6 G# B8 Y再次要补台不拆台。副职之间是同事、同志和战友, 也存在竞争,是建立在争先创优基础上的携手共进。当其他副职取得成绩要表示由衷的高兴,并要克服妒忌之心;当其他副职工作中出了问题,遇到了挫折,应当表示真诚的问候,并主动伸出友谊援助之手,不可幸灾乐祸。对其他副职的优缺点不要随便,不分场合的点评,更不能在正职面前打“小报告”,是非功过任人评说,自己必须保持清醒和冷静。+ T! z1 ]: R; Q9 U& f5 B% y8 @
8 t1 {" U0 ?6 J(二) 处理好与下属之间的关系。
0 E2 R6 f, [, \* V" b: R
3 g# f; V$ r- P7 D5 A9 R 从某种意义上讲,与下级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工作关系。按组织原则,下级服从上级这是天经地义的,但作为副职的领导不能以权压人,摆架子,而要以理服人,以人格魅力去感召人。以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领导艺术以及丰富的工作经验使下属产生效果之情,使自己与下属之间的“水平距”尽可能拉大,同时,要牢固树立人本观念,把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信任人、解放人、发展人放在极其重要的问题上,缩小与下属之间的“感情距”。另外,领导做为管理者,要为下属提出工作目标,还要作为计划者、组织者、指挥者、协调者在具体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再者,要使自己的思想、作风、能力、修养等个人素养在工作中对下属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始终成为他们的榜样。在与下属的关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不能与下属之间有过密的个人私交,要树立个人形象;二是不能随便批评和褒奖下属,褒贬不能滥,不能过;三是人与事并重,恩威并重,关心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不可偏废。
# d- }3 ]# C3 z1 S, \9 k" ?3 s9 X6 D3 u* J3 C5 M. c
当领导不易,当副职更不易,当好副职领导更需要用心去领会其中的要领。治人者必先治己。做领导是要指挥所在组织内的人员,围绕着一定的工作目标,去实现某种目的和理想。说到底就是要去“干事情”。干事与做人是分不开的。做人与做事都需要知识与智慧,需要境界与品格,需要付出和心血5 R( k3 V+ m5 @, ?9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