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常见错字百例及测试题,经典值得收藏

[复制链接]
山东小秘书 发表于 2013-11-19 17: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稿修改演播室众筹计划,点击了解详情
 
* Q: o3 u0 R' H' g1 k9 Y7 w
1.“安装”不要写成“按装”。
- k: b9 j1 H% }8 e; ?2.没有“安祥”这个写法。“安详”不能写作“安祥”。“翔实”与“详实”可通用,提倡用“翔/ {  F; E% p, t! U7 k

# Y5 K$ d) Y4 e& A5 P实”。5 B* _" U; {' _4 D! L) _& Z* M5 o9 H
3.“艾滋病”不要写成“爱滋病”。5 @8 u# O8 s  U$ M* _: l+ F
4.“按部就班”不能写作“按步就班”。“三部曲”不要写作“三步曲”。
2 n' M" {4 \$ j" W$ _5.“黯然”不能写作“暗然”。6 m; o) x( ~% d
6.“BP机”是“BEEPER”的缩写,不要写成“BB机”;可直接写成“寻呼机”。
+ V; N4 R) l, G0 O" {. n7.“报道”与“报导”读音不同,现在提倡用“报道”。# p$ Q3 c" P  |# O4 C
8.“爆发”与“暴发”。“爆发”指因爆炸而发生,如“火山爆发”;“暴发”多用于山洪、大水4 }7 m& U5 a0 ^% l! K  D( A* Z

# P0 ]5 Z8 k! k' `$ B、疾病等。另,在用于社会事物时,“爆发”指像爆炸一样突然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
. i; q) S; a% C3 M" P; j' }* P3 B0 M9 z# O& S
义、运动等,又用于表示力量、情绪等。“暴发”指突然得势或发财,多含贬义。
  D6 d5 g% Z- c
$ v: W$ L' i8 k3 L3 u. Z0 a9.“必须”与“必需”。“必须”的意思是一定要,通常用来修饰其他表示动作行为的词语,如“# ~( }) l' ?% C2 a2 Q- Y0 e

. s! Q! J% o- T  U& b% G) l* I必须努力学习”。“必需”的意思是一定得有,后面多跟表示事物名称的词,可以单用,也可构成“$ _+ r& F. f8 k3 A2 g

% |$ m9 C3 q3 ]必需品”等词。, y; M) I) @- J& ~% [6 U/ U8 m

/ Q& p5 {- c( J3 I! B% x# ?' h10.“辨”与“辩”。与言辞有关的,一般用“辩”。但“辨诬”也可写作“辩诬”,“辨白”也可
: C& U/ v/ G* {' C* E5 M' }- r3 C; X* C6 }0 f2 h
写作“辩白”,“辨正”也可写作“辩正”。“辩证”作为“辨析考证”时也可作“辨证”;但在中8 Y; t# j# K$ p7 x  f$ @. l0 B3 j
  o5 h! k9 {) p( f8 j; X
医中用作“辨别症候”时不能写作“辩证”。/ G1 Q2 O6 ?. K% W, o1 N

" ~9 Y8 T- A& r3 Z2 M11.“表明”一般指把思想感情显示出来;“标明”指做出记号或写出文字。
$ _; _1 A4 T5 U$ ]12.表示确定数目的名词,后面不能加“们”字,如不能说“三个孩子们”;但名词前的数量短语是- L& I+ \4 a* l: l% M* Y- `( x" J. T

' D* B+ @7 m$ w" B8 B# R+ H0 ~不确定的数目,可以加“们”字,如可以说“全体同志们”“那些孩子们”“诸位先生们”。- ^- `3 g& ]) M" u/ ^9 ^6 u5 J

# U% ]: H, ^: ^% L13.“表率”一般不写作“表帅”。在用作动词时,“统率”也可写作“统帅”,但提倡用“统率”
: m: {+ ^: q3 O4 s& q0 f% H6 u) N7 V9 h: ~- e

8 k$ `/ e# k# V# p3 q14.“不尽如人意”不能写作“不尽人意”。
: J' \) f: `- f7 v15.“布署”不是一个词,它是“部署”的误写。: X% E. S6 N( {1 M7 ~9 L
16.“奔驰”的“驰”不要写作“松弛”的“弛”。
1 a: u1 I# I: k' s9 Q: B, x# r17.“倍受”与“备受”。“倍”指加倍,也指更加、格外的意思,“倍增”是指成倍增长,如“信; D* Q6 V2 y/ ]4 n' R
0 r) r8 f* G: ^* \
心倍增”“倍感亲切”“倍思亲”。“备”是表示完全,如“艰苦备尝”、“关怀备至”、“备受欢
9 U* ?: x  H9 c( |% C
1 i7 [2 U4 I$ {# C4 {# `0 p. t迎”、“备受青睐”。- e+ m: I2 X" r: a7 g9 k7 X& t

+ h3 i2 j  V$ r8 A& o18.“练习簿”不能写作“练习薄”。* ]6 U4 |, E) c5 X
19.“长年累月”不能写作“常年累月”。
3 ?% K* r9 R6 Y' j8 X20.“差强人意”的“差”是指大略、稍微,这个词是指大体使人满意,不要误用为表示“不合主观5 a. \1 `# O# H2 b6 a( D4 Z
' f8 b/ Y0 o( |* R
意愿”。
) J$ ?( \' F) G21.“彩”与“采”。一般来说,在表形的词中用“彩”,如“精彩”“剪彩”“彩排”;在表示抽  w# T2 v1 I3 |' B
* h# B) U' Y- w8 H) i1 P+ M
象意义时用“采”,如“神采”“光采”“兴高采烈”。
5 V) n$ e, ?, \
5 c3 H: A5 S% W22.“窜改”是指改动、删改,被窜改的往往是具体的书面材料如成语、文件、古书等。“篡改”是
; \  r$ Y( G/ v6 ?" v7 g9 T$ j- L, t8 a# I' `# H) F
指用作伪的手段改动和曲解真实的、正确的东西,被篡改的往往是抽象的东西。8 v8 H1 h' [, \

/ T- `1 E7 w: L+ @9 Q4 s1 @23.“订”和“定”。“订”大多指经过商讨而订下,商讨的成分很大,有的不是最后确定,如合同
! ]& A) v( q+ M
2 K. z7 a( K  S9 T# i) c、条约、规章等用“制订”。如果是可以确定而且确定了的,用“定”。“制订发展规划”,这个规6 z; d. S( d  H* E5 S  H

, |; `# K8 L, M% N划制订后可以不是确定了的;“制定发展规划”,这个规划制定后是确定了的。“协定”虽然如同“
8 {2 u3 n7 O+ ]+ L8 u! S7 t- D/ S, e. c& ^, i7 g
条约”,但是用“定”。. H$ W" X' L/ L3 W, j
2 h% ?* q: |7 I, g# U
24.“度”与“渡”。“度”是指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渡”是后生的字。在使用中,用于与时间: I$ a# J) L( z. r2 Z1 |

/ A4 ^2 e9 V) \) o8 _相关的意义时,一般用“度”,如“度过这段时光”“欢度国庆”“虚度年华”“度过暑假”;用于
$ Z  A& J7 [. c! x! `3 E
9 I5 b" u7 y+ e1 |9 Y2 E) ^与空间相关的意义时,用“渡”。如用于有人为因素的意义,用“渡”;没有人为的因素,则用“度
6 L6 w. s' v4 w9 ^
1 r/ }' p& i7 n* E$ g8 X. @”。“渡过难关”“过渡时期”的“渡”有“由此到彼”的引申义,带有比喻的性质,所以用“渡”' e  \9 S# }9 h, i+ C& Z; ~

, V3 X" ~& H' F" _8 p3 [。“度汛”,没有人为的因素,所以用“度”。
0 {  C0 i, m, A0 r" _* i, `9 T6 R7 J; d! {! P
25.按1986年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的调整,“叠”不再作为“迭”的繁体字处理,“重叠”、
" s: Z% ?" N( i/ D& q5 v! ^  v' ~* {( r
“叠床架屋”、“峰峦叠翠”的“叠”不能写作“迭”。“高潮迭起”的“迭”不要写作“叠”。; U  I: y4 M! E- M
* r% B. S1 `  C/ w2 ?
26.“蜂拥”不能写作“蜂涌”。
5 a* J. `* A0 T& K& F27.“分”与“份”。由于“身份证”在实践中使用频率较大,《现代汉语词典》按约定俗成的原则+ a$ c- n0 D, h0 m" `* Y3 G( n
7 `5 n" F( L: J; S2 a+ P
,收入了“身份”这个并不符合字义的词。但与此同义的“本分”、“缘分”、“成分”等仍用“分
0 Q- D5 |3 v# x. ~
. z0 r# d) Q  E+ {4 i0 d8 W”。“县份”、“省份”、“年份”、“月份”用“份”不用“分”。“分量”一般不写作“份量”
2 i, _; Q' b9 }
; p3 B7 P' h7 T* m, z9 z+ ]3 @( _, W& C( J5 \9 r& K
; S! E2 S9 W& N1 W. h% v
28.“肤浅”与“浮浅”意义侧重点不一样,“肤浅”强调不深入、不深刻,止于表面,多与表示人
6 z5 Q# t: I) ^! J& r4 O+ a) t  b4 J7 Z+ g1 I
的认识活动的词语搭配,比“浮浅”常用。“浮浅”则强调浅薄、轻浮,重在表示缺乏某种知识、修
& |, t6 G2 S0 Q3 v5 Z$ u, _; L* _# }: x
养。
* x, X& P% i& N& Y: E, l7 ^+ D5 I
2 k8 k  B: S% K, Z0 O" a29.“扶养”与“抚养”。“扶养”的对象既可以是长辈,也可以是晚辈。“抚养”的对象多是晚辈
& m, J5 a  n4 w* J. w+ S( j* q2 o; I, p9 o9 S, F0 ~
+ l( ~, ]# e: I
30.“复”与“覆”。原《简化字总表》把“覆”简化为“复”。1986年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 x6 E2 _. j  j4 h
3 ~5 ^8 [4 v% [9 f9 N5 J
恢复了“覆”的规范字资格,凡有“遮盖”、“翻转过来”意思的词语都用“覆”,如“覆盖”、“
) Z8 h3 E  u# ]# a. M/ |) O" U& Q( c/ T+ j9 i
覆灭”等,不用“复”。6 d) p6 r: ]5 D: I, n& u( F1 i
7 K. B) G/ T. @* y  X) S
31.对字画习惯用“幅”,但对联因为成双,只能用“副”。用于脸部表情,用“一副笑脸”。表示
: }+ [1 l9 E3 }
' t7 `+ f& l+ o* |3 O/ y3 L中药时,用“一副药”或“一付药”,但更常见的用法是“一服药”。6 u3 t, m" W0 p2 }3 W$ ~2 j
. J8 |  A& ?$ f( v; ?; D
32.“伏法”是指罪犯被执行死刑,不是指服刑。8 N8 P/ ?( I1 l8 J9 G7 v* {. M! E; k
33.“竿”与“杆”。“竿”指竹竿,所组词汇与竹子原料有关。“钓竿”已很少用竹子做,但仍沿
0 c; d; w  {( e" W: e' {7 R( G1 N% }+ O% |, ?
用“竿”字。“秆”是指某些植物的茎,“秸秆”“麦秆”不要写作“秸杆”“麦杆”。
" g! v) }% B6 Y! F, X. [; M2 ]! M3 M, Y2 {1 t& Q
34.“冈”与“岗”。“冈”指较低而平的山脊,构词有“山冈”“井冈山”“黄冈”“云冈石窟”% Z/ L& [; u- n  r  J2 ~% J  ~: {3 e+ L, q

9 _8 r9 ~8 ~: q( y。表示岗位、岗哨要用“岗”。但也有的地方土坡、不高的山也用“岗”,如“黄土岗”。+ t. u9 o# [' u5 o  M1 p7 L
, Y8 H2 U, C8 g2 X" U! _! C+ _
35.“功夫”与“工夫”。经常通用,但是,在表示占用的时间或空闲时,习惯用“工夫”。表示工
$ V. b1 f/ D: t. c6 i& E
4 @0 i( g/ c+ w+ i0 Z" B作、学习所花的精力时间时,表示本领和造诣等义项时,习惯用“功夫”。
- e- ~6 \' F( H( n8 F, R$ D/ U" X1 e: A& X7 Z
36.“观摩”与“观摹”。“观摹”指照样子写画,特指用薄纸蒙在原字或原画上写或画。“观摩”
! s" Q! P5 Z- m
3 Y) H9 q: g% S* F) F, Z* n则是指切磋、研究的意思。“观摩大会”等不要误用“观摹”。) j& C  U4 r0 w9 G

7 P: B8 v9 s/ K$ N0 }) u37.“该工厂”、“该学校”的“该”,是旧时的公文用语,现代的公文已很少用,发稿中提倡使用8 l1 M$ w* v# H& W! {
) V0 w. C+ e; {
“这个工厂”、“那所学校”的写法。
! K0 Q) T0 H7 [. `  R$ \8 Y" D
( V! w$ ?8 u7 d+ P2 B3 W38.“贯穿”与“贯串”。有时可通用,但“贯串”大多用于较抽象的事物,“贯穿”不仅用于较抽
) p5 o) P" \7 r, E3 [$ k% J; a
0 v5 i& Q& ?) y象的事物,还能用于较具体的事物。“贯穿”用得更多一些。( q1 D5 k' h4 ~, M9 S0 Z

0 r  Z8 {$ ^' W39.“国是”与“国事”。“国是”的“是”,有“正确”的意思,使用范围比较窄,如“共商国是% }. A! q9 y2 i3 R

8 \# W% v0 Z7 `”。“国事”指国家的大事、政事,在句子中可用作定语,如“国事访问”;也可作宾语,如“关心3 {1 {& Z8 V8 X3 ~) K
. m6 O- T  u9 ?; M7 p/ c2 z) W
国事”。0 D/ |# T2 o  ^! k' w9 o2 R/ P

- I! l0 C) l( j- B  q40.“暄”指阳光温暖,“寒暄”是指见面时说冷暖一类的应酬话。“寒暄”不能写作“寒喧”。5 I: \$ y9 `  q. O4 N1 m; Y* e
41.“骛”是指纵横奔驰,也指追求。“鹜”是指鸭子。“好高骛远”“趋之若鹜”中的“骛”“鹜
* H' R: a; ~8 x8 k  h# C! R( M& F9 Q" R9 P' a) m  q
”不是相同的字。
+ D$ w: |* |& e& r$ u, H2 E5 |8 p: B+ ?, g5 M' t- F; n. m3 A( A
42.“合龙”与“合拢”。“合龙”特指修筑堤坝或桥梁等,因为施工中的桥梁或堤坝的中间一段称( P5 D$ ~0 ^1 H& b2 m* b

& D- ^' C4 l1 u- n" w2 {# _作“龙口”,所以这种接合工作叫“合龙”。“合拢”可指堤坝、桥梁以外一般事物的闭合。8 {. n8 c; x8 L' _0 I3 N

; W; n( `2 ~- ^: ~. E1 P, c# I+ T% T43.“宏大”与“洪大”。“洪大”一般指声音和具体的情状,如“钟声洪大”“水势洪大”。“弘
$ M! ^3 {: \4 Q( \& w
1 k3 N! I- `! c% C8 u. ~扬”也可写作“宏扬”,但一般提倡用“弘扬”。! E  p( }4 c" F. T* \8 \6 L
+ ]1 X) Z% U! @; X
44.“候”与“侯”。“侯”字只有两个义项:(1)姓;(2)古代贵族的一种爵位,如“诸侯”“
4 W/ s6 m2 W& [" _; M0 z  f; l. h) a7 I
封侯”。除此之外一般都用“候”。
$ t# N  J9 b5 n5 r# V8 N' z( D% V, P& t- X
45.“笔画”与“笔划”。用于文字、一笔等义项时,可以通用,但习惯上用“笔画”。凡是指用手
- D+ E0 {: B2 C/ u  x6 U, b8 L" G7 m" s: f. N4 x/ L! _! B
、脚或物做出某种动作时,一般用“画”字,如“画十字”“指天画地”“指手画脚”。
2 l* w3 w6 g& C( h" t8 M+ Z) _/ n8 q; @; n5 [3 p3 W7 g: Q
46.“化妆”与“化装”。“化妆”一般指用脂粉等使容貌美丽,也有“美化”的比喻义。“化装”" l9 y8 N: z5 f1 q8 w- s

! z, I- f9 A7 J一般指演员为扮演角色而加以修饰。
: p2 [6 K9 z5 B$ _- V  i- B7 P7 N( S0 }/ K$ p  G
47.“会合”与“汇合”。都表示聚集,但“会合”含有一些相会、见面的意思,如“两军会合”。
2 Y: `7 O  w+ s0 b+ E( k1 _9 L1 B4 v. a' r) a* m. X  M' h
“汇合”没有相会、见面的意思,而且多用于水流聚集或类似的喻义。, n8 O8 l: I6 [2 z5 S

' v6 \% J' f! u7 P, b& F! z4 R48.“荟萃”不要写作“荟翠”。
5 a5 I& g0 u' ?. h3 K2 H% p49.“竟然”不要写作“竞然”。
( [  \# }6 N3 V2 I+ i; \( R50.“竣工”不要写作“峻工”。
8 d/ |5 g+ H) ]( i  ]( o51.“一年之计在于春”不要写作“一年之季在于春”。& [6 b3 S" S* @+ h
52.“简朴”与“俭朴”。“俭朴”只指生活方面。“简朴”除了指生活方面外,还指语言、文笔。
# s2 g2 q- h9 N53.“接合”与“结合”。“接合”所用的对象比较具体,如“城乡接合部”;“结合”比较抽象,
0 X1 w# |- W/ J( Z+ N# d  g* Y7 T( }; n) _" ~
如“理论结合实际”。“接合”的各部分基本上还是各自独立的,只是相接触的部分连在一起,“结  m; A' t# J* N, f+ j+ }
0 e# o/ F3 O. c: d- Z$ s0 o
合”的各部分合成整体,是相互融合的。
% |0 y5 e* o. c' \- z) `& s- r/ S. B; r
54.“截止”与“截至”。不能说“截止今天”,而应说“截止到今天”或“截至今天”。7 U! G" m+ H; x3 M! q
55.“界限”与“界线”。“界限”主要用于抽象事物,表示限度、尽头。“界线”主要用于具体事5 f1 d2 s. L% P; z" A

; `; A5 z7 Z  X, x$ r物。
9 `4 f6 H6 W7 e' G; y( \6 |1 y% \. E56.“决不”与“绝不”。“决不”含有决心、决定的意思;“绝不”则含有“绝对”的意思。
9 E. e- w% [  ~57.“即”与“既”。“即”指“靠近”的意思,如“可望而不可即”;也有“就”的意思,如“一2 l& l' [( S- z& J+ T& M
/ C: F3 x# M# A! m, q2 S! J' ?
触即跳”;“即使”的“即”有假设的意思。“既”指已经达到、已经过去。
+ Y3 T3 `: g# P4 w
. ~: T; P* `& G9 i# H, |% J' p( p6 M58.“记”与“纪”。“纪实”是指记录事实,也指记录真实情况的文字(多用于标题),一般不写
0 W# V* \  v* x& Q$ {5 o4 g  p8 B; T, b5 I  ^0 s
作“记实”。“纪行”不写作“记行”。“纪念”“纪要”也可写作“记念”“记要”,但一般提倡
( B* Y: m/ x( F/ C0 l. R3 ^1 t) `* {5 e( t
写作“纪念”“纪要”。“记录”“纪录片”也可写作“纪录”“记录片”,但“记录”“纪录片”
4 F2 V/ B' A* `! t# Z
9 ]* ?' W6 E% |/ G是提倡的写法。
+ d* {' _% B& c. }5 x+ f. m) [) w& J
59.“忌妒”和“嫉妒”是同义词,现在常说常用的是“忌妒”。; b( v, O6 Z6 W
60.“家具”不能写成“家俱”。# [5 j* }$ Y/ O1 Q) N" J+ H& M
61.“请柬”“柬贴”的“柬”不写作“简”。1 I2 F1 o4 H: x1 ^3 l  X0 B
62.“精简”一般不写作“精减”。
, C2 N% M6 B) I/ w. v9 U63.对“空穴来风”,有的词典解释为有根据、事出有因;有的则说是表示子虚乌有、没有根据;有7 c' B% |" R: e0 M, m

* j! u( V. _2 t/ T的词典干脆把两种相反的解释一并列出。《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编辑组通过对《人民日报》十几# z9 B/ R7 U- ~! Z$ s5 S
- @( m5 J! Q! b4 L) A  k6 V: _
年来使用这个成语的实例分析,发现当代使用“空穴来风”表示“事出有因”的还未遇到,因此只取9 e3 v/ R2 G6 S+ p8 b
5 W  @4 E& Z3 o+ f, J
了“没有根据”这一个义项。
" z% T( \, C, y0 O# R  f% _' s0 k; {- t: ~
64.“厉害”与“利害”。“利害”主要指利益、损害等意思,不要把“这个人很厉害”写成“利害
; ?" R) d2 V+ M, r% R8 O* E6 I* {0 P+ D; v  O8 [  m) T
”。
% h  j) u% e. y; Z* b/ I65.“再接再厉”的“厉”不要写作“励”。
! r$ |7 r" u6 [5 l0 k66.“俩”是“两”、“个”两字的合音词,“俩”字后面不能再接“个”或其他量词。
0 n, N" a9 A& O) \7 u67.“连”和“联”。“连”侧重相接,“联”侧重相合。“连日”、“连续”、“连接”、“牵连
0 Z3 o2 _# O! W; a# @% l" I) U4 T8 }6 z5 Z; P1 V& z# a
”的“连”不能写作“联”;“联合”、“联邦”、“联欢”、“对联”、“三联单”的“联”不能
. `! D. S+ C& ]6 ]- s8 U4 J, E9 O$ _; b; o
写作“连”。
7 q( \* ?5 a: z4 {
) z! V( ]/ V  S- I# {8 B+ A: o68.“了望”不能写作“了望”。3 H- j- G* G% G+ Y- U; N, D* U8 J
69.“零”和“另”。“零件”、“零售”、“零散”、“零碎”的“零”不要简化写成“另”。
; H' k2 J8 M- h; W70.“啰”与“罗”。按国家语委1986年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的说明,“啰嗦”的“啰”不要简5 Z9 W7 V  h# e$ Y" W. G
& R' v2 ^+ H9 g! v. e  C' X$ N
化写成“罗”。
( w1 A+ B+ M1 |& J' a1 D5 N4 w7 G' k5 Q% N; T
71.“练”与“炼”。“练”字与丝有关,如“简练”“洗练”是指文字像白绸子一样干净、没有杂$ ~" n( C. Q5 I

+ z( i" h! l' n) H7 A; c物。“炼”与火、加热有关,如“修炼”原来与炼丹有关。“练字”是练习的意思,“炼字”是指用
# a5 E, R- ~4 @4 O. T& o" \4 ]; w3 |5 `
心思琢磨用字。“精练”指文字简洁,“精炼”有精心提炼的意思。“体育锻炼”不能写作“练”。
: Y2 m3 I5 ]) G; c) Y) _
' y5 K2 v6 m% Y0 f- N' ~3 @) d$ G- g72.“澜”与“斓”。“波澜”不能写作“波斓”。
& b8 w' W2 G: v" T2 I1 j73.“迈”是“英里”的音译词,不是指公里。
6 [. b* \, F- {+ v4 A74.“谜团”不要写作“迷团”。+ |1 ]& Z, |& E: {
75.“哈密瓜”是因“哈密”地名而得名,不要因为它如蜜一样甜而误写作“哈蜜瓜”。9 S2 E9 A* X* x( C( P$ l
76.成语“明日黄花”出自苏轼重阳节写的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说菊花明天就
2 i0 k9 T' y; m' G7 H1 g/ A
1 o6 T. X* r7 g* W2 I+ N要过节令了,要珍惜今天的相逢。这里的“明日”是相对写诗的“今日”而言。后来,“明日黄花”6 p0 }6 N  I; c
1 q4 q  @/ M2 C
所指范围扩大,用它来比喻过时的事物。“昨日黄花”是杜撰的词语,不宜使用。
3 }3 v8 P% h0 ~7 @- O- q1 t. O$ b' d2 n( x4 C! h1 B" ?
77.邮政用途的“明信片”,不要写作“名信片”。人与人互相介绍用的“名片”,不要写作“明片$ g1 C8 T) B% n. s3 G

9 X" ]) a8 q$ {1 e3 P  v# \”。“明星”不要写作“名星”。- i9 a! |8 b7 D) b3 w
; \1 i( s  H3 b4 p  y' P* H: T% N
78.“哪里有困难就去哪里”中的“哪”不要写作“那”。
5 M4 G) ?3 {! h0 R" a; `) x79.“您”字后面,不能加“们”字,但可以加上数量词,如“您二位”“您三位”。0 M% C$ i" |5 |- x+ ]5 d8 t, S
80.“年轻力壮”不要用“青”;“年青有为”不要用“轻”,“年轻人”不要用“青”。
! C2 @' `" q# P3 p& _  o81.“偶尔”不能写作“偶而”。4 G! j/ U: O5 q" m3 n
82.“砂”和“沙”意思相同,但在“砂布”“砂纸”“砂轮”“砂岩”等词中,通常写成“砂”。
7 B( \$ p+ A) }; O83.面向公众说明某项事情的文字,应该用“启事”,如“招领启事”。& n' u5 K9 [7 W0 A
84.“起用”与“启用”。“起用”多用于与人有关,如“起用一代新人”;“启用”一般用于与物
' w: U8 J' I# ~( i% F: V6 f. _0 ^4 a3 a4 r. O; U4 x7 W
有关,如“新船闸启用”。: g' c: @) k* j
) }* e# V! ]$ {
85.“权力”与“权利”。“权力”是指地位和职责带来的控制力量;“权利”有与“义务”相对的
/ {/ X8 h4 e- E' p5 F$ i' Q$ u2 b% p- }# j; T
意义,如“著作权”“选举权”。
9 ]" K3 k3 j  P1 a, a1 J( ~+ b; ^, {- y, r( x, H% J
86.“气”与“汽”。凡与自然状态下的各种气体有关的词语,一般用“气”。凡与非自然状态下的
6 T4 W0 i( Y8 z4 P; V
( H6 {' g. T1 n/ C% `各种气体有关的词语,一般用“汽”。液体变成气体叫“汽化”,不能写作“气化”。“气化”是中3 a% }& W& Y: D! j# G" ]5 l

9 G& O4 K" Z2 y: @: f8 `医学的专门术语,指人体三焦之气的运行变化。“蒸汽”指水蒸气,“蒸气”指的是液体或固体因蒸
$ h: u5 b; E: }' y6 s2 w. q  o2 \
发、沸腾或升华而变成的气体,如“水蒸气”。
2 ~5 S8 r% A9 A, V- z; H1 [“暖气”指把蒸汽或热水通过管道输送到建筑物内的散热器中,散出热气,使室温增高。“汽暖”则0 h$ Z0 \5 d/ Z( Z- q8 g0 X9 N

2 ~" X) |) N; U6 O! E. v8 t是指上述供暖方式。
% i! H# j& j9 [  B6 j1 B' _
9 D& p& n! D1 p5 g* k" a把煤气压缩成液体,称“液化气”;“汽水”“汽酒”却用“汽”。这几种情形,不很合字的本义,
5 @6 v2 G9 Q( O1 N+ k+ U+ G2 K/ r. u, q( m9 O
但因为人们使用中约定俗成而定型的。" W$ w8 Z- O2 n$ X+ r0 J# h

) \, F! r! w3 W$ _; W87.“乡土情结”“文学情结”的“情结”不要写作“情节”。“情结”是指内心的情感纠葛,一般4 ]3 ]' y1 u8 r+ V! n
+ r! e- n* y2 {; q0 G  c1 d2 S
用在人身上;“情节”是指故事的发生、演变和经过,一般用于事情。
6 Z1 a$ `0 g3 b% t2 u
- b: K+ p7 F" C/ i# j( f3 }88.“七月流火”中的“火”是星名,即心宿,每年农历五月间黄昏时心宿在中天,六月以后,渐渐
! s3 J: F+ P: x/ O+ X) ~1 e- t+ w+ `0 v
偏西,这时暑热开始减退。这个成语专指天气快凉了,不要误用它来表示“暑热难熬”。8 Q; \* @" i: a# g/ s

+ x* |% y9 t, [" t' H6 N1 o89.“熔”、“融”和“溶”。“熔”指固体受热变成液体,“融”特指冰雪等受热变成液体,“溶7 m8 G: o+ b/ G! @$ z

1 ^7 ]8 a* L: ^3 }% F3 x”是指物质在液体里化开。* ]& l" P# z9 J3 J2 ?

8 P6 `& S( s! T. o* n90.“擅长”不要写作“善长”。
- l. V% n: w- \) f2 L91.“生”与“身”。“终生”多指事业,如“终生当医生”;“终身”多指切身的事,如“终身受
7 U$ Y+ {' R" {; e8 S4 o- O
& w( S2 H4 Y! n6 z7 ~益”。“亲生”指有生育关系的,如“亲生子女”;“亲身”指自己,如“亲身经历”。“出生”指" l* M6 d; v3 J. t: s8 L; |

3 i1 O0 Y, V! P& c" U$ v生下来,如“出生于1995年”;“出身”指个人早期的经历和身份,如“出身农民家庭”。
1 N3 k, ~. X2 [' ^8 k
4 f5 C$ Y/ d: y7 a  c, {) c4 c92.“事迹”不能误写作“事绩”,没有“事绩”这个词。9 @1 `- P5 }8 ?* q0 l' k8 [
93.“首当其冲”不是指“首要位置”“领头作用”等意思,而是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如:* k# d# Y. c; K: u
8 H. g1 B+ D# r
“洪水袭来,这个村首当其冲”是正确的,“在文化建设方面,北京首当其冲”这种写法是错误的。
& e' O% y# V: I: M" ^! I4 X  G4 Q
! Y5 Q, K: J* W7 u94.“蒜薹”“菜薹”不要写作“蒜苔”、“菜苔”。“苔”是指长在潮湿地方的一种隐花植物。“
9 ]+ N, [3 D0 U) C
, j1 r$ |5 p( t2 H8 A薹”字没有简化,“苔”字不是它的简化字。
1 F3 ]6 `; p! a7 K7 O" g" |1 u1 I) i5 f% ?9 @  @- C4 c; h; ]$ v1 O
95.“树立”与“竖立”。“树立”是建立的意思,多指抽象的东西,如“树立榜样”。“竖立”多
2 W. j8 k# ~) V9 E
3 d( s+ B% @2 x7 }0 P: Z2 J6 C指具体的东西,如“竖立着纪念碑”。
" x3 F! q3 u: A
& V4 O" [/ n  m# E4 _96.“诵读”不能写作“颂读”。8 {+ O4 g& a5 M7 Z# o6 {  U8 \' O" `+ i
97.“授予”、“授于”的角度是不同的。向某某人或单位颁发某项奖励和荣誉,用“授予”。2 e3 x' h- F+ P/ W9 D8 l0 U4 y
98.表示寒冷天气水气凝结物或云雾、雨滴在树枝、电线上遇冻结成的冰晶“雾凇”、“雨凇”的“& B) M9 |1 D$ j

( s) o! y6 I8 A  q0 s凇”字不要写作“淞”。0 z$ f, f2 U/ ~  q) B9 K

' |: Z# u8 `  y& g2 n99.“趟水过河”的“趟”,不要写作“蹚”。
( O, H+ I' y; T100.“通信”与“通讯”。不论采用何种手段传递信息,都叫“通信”。而“通讯”的意思,一是% l' N- ]- K# c+ }- [  v
+ v- o  V# L9 Q  x/ r5 N
指利用电码传递消息,如“通讯社”“通讯网”;二是指一种新闻体裁。“通讯员”指报刊、电台等
9 N# k; f. \8 V/ p! F3 L) G; ]# o" R$ f) i
约请为其经常写作新闻报道的非专业人员;“通信员”指部队、机关中传送公文信件的人员。2 x2 d0 X' U' z: l! n) e

9 y" R4 W) Y/ r2 H+ E101.“惟妙惟肖”这个成语也有人写作“唯妙唯肖”“维妙维肖”。作为语气助词,“维”“惟”
1 S; m6 j9 L, h/ `3 Q
; q1 H. f; v& z4 f; X4 t“唯”本可通用,但这个成语规范的写法是“惟妙惟肖”。& j9 K" Z) K/ R: \

( z4 w: @* a' D/ O% r102.“位”作为量词用于人时,含有敬意,因此,不能用于坏人、罪犯、敌对势力等场合。同理,
& {. m& _  v- a, C5 i; a* e" r% B# ^$ g9 f2 r
一般也不用于第一人称,如“我们两位来主持会议”的说法是不合适的。
: h8 N. p  `$ m1 `- o4 S$ J* R! d; \
! ?7 s* g  L6 N103.“诬蔑”与“污蔑”。“诬”有“讠”旁,指用语言文字捏造事实损害别人名誉,如“造谣诬, C) {0 P; R& ^& s7 l/ h! a

1 y5 D: A' n, {2 O3 a; A蔑”。“污”原指浑浊的水,后来泛指脏东西。如果说“污蔑好人”,所指的重点不在于“捏造事实
  q9 `8 `0 R/ \, R+ G8 c0 u; `3 E1 X5 |5 n3 R$ ?" @+ v' k
”,而在于使用“污辱性的言语”。“侮蔑”表示轻视、蔑视。, q7 ]" d% A) P4 S0 _$ {6 V

- Z( k- x  ~  Q9 o* R( i104.没有“无所是从”这个成语,“无所适从”不能写作“无所是从”。
6 p$ x" a3 ^" p! b: S# H105.“像”和“象”。据国家语委1986年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的说明,“像”不再作为“象”
; s8 t5 R& I1 y0 K+ ~& d
5 l4 F' H1 E5 u& P7 N& r的繁体字处理,《现代汉语词典》据此规定:“象……一样”,现在应写作“像……一样”。' p5 G9 k% Z! }9 }
9 ?# q) Z+ ~/ x! w/ E8 ?5 o8 R* i
“像”指用模仿、比照等方法制成的人或物的形象,如“画像”“录像”“偶像”“人像”“神像”
" c2 X5 ~' e# r2 X6 i# e  V
) P9 U! ?! Q+ U3 [  o“塑像”“图像”“肖像”“绣像”“遗像”“影像”“摄像”等,都是人工做成的;“象”指自然
8 P: c0 [5 N5 |; J" J( M6 j0 B9 }2 Z: b. a
界、人或物的形态、样子,如“表象”“病象”“形象”“脉象”“气象”“景象”“天象”等,都6 v. s+ h! g7 N/ s9 I4 x& _, H

2 S. O' w3 q# X是自然表现出来的。0 T# q+ W  p2 [  m# ?% W/ u
/ o, P$ }, }1 E, b
“像”“象”“相”。这方面的用字,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比较乱。“照相机”用“相”;照出的) y2 x3 e8 ?2 ^+ ~

& G$ e" Q; e  y7 @% X% R东西用“像片”。“摄像机”“录像机”用“像”。“假象”“真相”所用的字均不同。
/ I- x  ^1 E& ~4 y' U8 P# d$ n, u$ X. k/ m/ l
106.“笑眯眯”不能写作“笑咪咪”。
) b9 I0 j- U9 t! ]. U+ q107.“泄”与“泻”。“泄”是指气体或液体从封闭的物体中流出,有漏出的意思,如“泄漏”、
; t( }2 z& p- k2 S# W. z# _8 S. |. f1 |  y& N: \
“泄洪”;也引申为透露、抒发的意思。“泻”是指大量液体急速流动,也指情感等连续、强烈地表5 O7 k. ?4 B) x9 L" g) m

# ]1 C$ n# _  e/ O达。
" i2 Y. ?- }2 M$ g# ^$ R6 A  G/ P- ]+ y/ s2 Q  c% k2 `) i: }
108.“萧瑟”“萧条”不应写作“肖瑟”“肖条”。
# I( D- I* C2 A1 V4 v109.“斜”和“邪”。“斜”指方位不正,“邪”多指行为、品德不正。
) b% e, [6 v3 w- d0 R+ U% t; j110.“学历”与“学力”。“学历”一般指(在校)学习的经历;“学力”一般指学习所达到的程3 J. C4 t9 z# s

/ b& J- G; i- W- ~# o4 K) f度。( J2 n* T5 a3 P& x; D: e4 l( @
111.“形”与“型”。“形”的本义指形体、形象,也可指形状、样子、实体,还可指表现、显露
7 O; c$ d# S  H: B$ [
( ^+ J0 m" H! p! l" y! S$ m,如“形影不离”“字形”“地形”“图形”“圆形”“喜形于色”。“型”的本义是指铸造器物的
3 D, F& @! ]* F4 J; f" J# L
; P& C, D) r1 l6 q模子,引申出式样、类型、楷模、法式的意思,如“新型”“型号”。“原形”是指原来的形状,引
: T5 f/ O4 L5 L+ D) i  b* j0 d0 X' x
申为本来的面目,如“原形毕露”。“原型”特指文艺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4 @2 n* h) w* d
! E# W' P8 Q$ i' c0 n

0 k) T+ X# B* x! z: b/ q# }" i# }3 K2 E0 J! p2 M
112.“醒悟”与“省悟”。“醒悟”多指在外界作用下觉醒过来,变得清楚。“省悟”的“省”有
( Z* n. Y/ w6 w, O6 v5 E
6 S5 S6 ?3 ^9 H. V  t# L反省的意思,因此多指经过自省、内省、反省而明白、觉悟过来。
3 Z: H" ?4 J9 x+ D0 h! W0 a7 A9 W* l5 N' P. n0 r/ X, ]6 C
113.“夜宵”、“元宵”不要写作“夜霄”、“元霄”。3 @0 w! ~$ m. T& q" q! T7 Z
114.“萤”一般用于“萤火虫”。“荧屏”“荧光”不要写作“萤屏”“萤光”。0 x, B. r- x$ @& P2 i* @0 V
115.“树阴”“林阴道”的“阴”可否写作“荫”,《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与《现代汉词规范字
, T9 r8 A# K4 i6 t7 V+ {9 b" s9 q+ k) y. }* _# h7 m' u: o( v
典》的解释不一。《规范字典》明确提出,“树荫”“林荫道”应写作“树阴”“林阴道”。我们发- N  C1 C' \5 I3 {6 ]9 B7 j* h# Z4 A
( d; ~1 G' [  S: V# F, j4 x. \8 X
稿中两种写法都应可以用,但同一篇稿件内以统一用法为宜。在“柳荫街”“柳荫公园”等固定地名# q3 }* M  J* [: I! _' i
4 {% |3 C6 ~: `$ ]6 C2 k
中,只用“荫”。
- r' c) o0 C9 o: D% e1 c6 O$ {* p0 f# b0 w: T
116.“一起”与“一齐”。作为副词用时,“一起”侧重于表示空间上的“一同”“一块儿”,如  m, D: q& y* a8 s5 k- m
' R3 ^8 }/ o# b% {7 T7 r
“一起去吃饭”;“一齐”侧重于表示时间上的同时,如“一齐到达终点”“一齐鼓掌”。$ k$ ~, V0 h3 [2 m, l2 \

; S; U1 E) F# ?/ C' Q! W117.“帐”与“账”。表示“财物出入的记载”和“债”的义项时,不能写作“帐”,应写作“账
9 e' M  `6 O" C
8 g0 ]! s. _% u0 p6 q  f目”“账号”。5 J! p  ?5 Z" K$ w3 o' P# b3 N' y

) ^& @3 l  Z; R118.“州”和“洲”。“州”一般用作行政单位。“洲”是指河流中的陆地,如“绿洲”“沙洲”; {, J, R3 C7 K1 L7 ^1 {' ^* a; c
2 ~3 w, l; i0 }# P8 H+ n
;又是大陆及附近岛屿的统称,如“亚洲”。“苏州”“自治州”的“州”不要写成“洲”。0 h! C$ d% \4 v% e$ K/ z
6 ?' S' e6 a' @( m- Z' h
119.“燥”与“躁”。“燥”是指干燥,“躁”指脚不安稳,指性急、不冷静。“脾气躁”“性子
% P: f* o- Q5 v( I9 z' d2 s8 i/ U4 G6 Y# n0 ~# w5 |
躁”用“躁”。2 q& F: _7 h# ^

3 {6 e" V) y7 x120.“装潢”与“装璜”。“潢”是指颜色,“璜”是指一种玉。用于表示房屋装修等,一般用“6 i7 }" w9 q4 I' _, f* o
" {! Q7 q& g/ K+ f: l
装潢”。
* n. U* [2 I, B" u121.“住”和“驻”。“住”泛指居住,“驻”特指为执行公务而留住某地。
% v5 H. ?9 y$ B, q/ f5 Z; Y7 D2 b- u122.“作”和“做”。表示动作行为意义的“作”、“做”的大致区别是:抽象意义词语、书面词
! y6 @- Z# L, |( I6 y9 E6 w& \; H) R4 P0 O
语多写作“作”,如“作文”、“作对”、“作罢”、“作怪”、“作战”。具体东西的制造写成“
  }& a# h7 R& b# L' t# O5 |" Y7 P) s6 _& ]- C0 H! R
做”,如“做桌子”、“做衣服”、“做饭”。“作为一个领导干部”不能写作“做为一个领导干部
* m# g6 w( F  m) ?$ a; u+ O; B0 A9 ~/ x8 j# ]0 ?2 O
”。“做贼心虚”不能写作“作贼心虚”。“作贡献”和“做贡献”这两种用法,目前并行于各种文
/ r' ^! u7 E# q! i
6 d' J! y% _- J5 d" A7 M字场合,但国家语委的汉语规范化专家们倾向于推荐使用“做贡献”,原因是“贡献”是具体的东西- @% ]$ S' i) K( K' G
- F& n: d2 q5 }2 _: Y7 i/ v

9 g( ^8 T' R5 N% E* a, v$ f0 r" v) T! t
123.“侦察”与“侦查”。“侦察”常用于军事、作战等方面,“侦查”常用于公安、检察、司法0 A2 X1 {/ z( R' h6 v
2 g2 F  g# |/ w3 Q4 k; f' }; y
等部门以及与破案有关的方面。“侦察”着重于察看,从观察中来了解情况;“侦查”着重于调查,  V: z# ?% T( P
/ `/ h; j8 J1 D  Q  U1 R
从检查中来了解情况。
% G) G. d" E2 y0 @2 z+ V% r
$ q& z" B& B1 \  E! p9 I& Q124.“振”与“震”。“振动”主要指“动”。“震动”主要指“震”。“震惊”用“震”不用“
( b* @& ~' i! R* @8 p& |, m/ [6 m0 k9 C4 R  x+ D
振”。“振”还表示奋起的意思,如“振作”、“振兴”、“振奋精神”。“震撼”不要写作“震憾0 b9 P$ Z5 w% S  `$ O/ t% d% Q

, x/ _7 r7 D) J& x”。
: ]+ R" [  g% u, D6 o& F+ j; `! w" J6 e4 S6 u
125.“增值”用于指资产时,不要写作“增殖”。5 H3 P( o4 t; H9 F( I$ s7 o1 |
126.“诸”就是“之于”的意思,“公之于众”不要写作“公诸于众”。
$ r# v; r. h, L) R/ t$ j  A127.“坐落”不要写作“座落”。9 K$ e/ O6 z* ~
128.现在多用“人才”,不用“人材”。
, E( k1 W# R$ B( N0 d" e
% \: i0 n' D, C
7 X) J# K3 `! O3 s7 Z1 Y--------------------------------------------------------------------------------( I. v1 F" @7 T6 L( V3 T
1 o2 x+ l! p& Y5 E& b& R
附1:笑话% E$ v0 u, V) m

( H, K8 n# U% L单位组织政治学习,书记在台上发言,只听到“领导干部要自觉抵制行又受又.........”,下面人; N: m# S, s- f. D$ o

: G0 c4 {* @8 h& f" a: A茫然,大家大眼瞪小眼,等反应过来,全体哄堂大笑,原来书记想说“行贿受贿”。更绝的是大家指
# l7 W, p/ {# k8 i. {4 ^9 e# F
, J. s+ E+ p( k7 g/ M" R9 f出他的错误后,此君还振振有辞,“我一直是这么念的,没错。”真让人哭笑不得。
* m  i" A. @0 I6 |' u6 D7 W5 y$ l
( e: _& ]/ D. a7 c) G
4 a: l& z6 b- _; g: I单位上有位同事,工农兵大学生,文化水平不高。有次为报材料到大市局里,就打电话去:“喂,是
  }6 x8 `$ w2 D( s: S2 H5 e2 ]" l, y# s0 |1 G  y7 W8 w
XX站长吗?我的复历表已经寄去了,你们收到了吗?”人家听不懂:“什么,什么复历表?”他急:; J: X$ ?+ \5 u: P; e3 c; U

, ?( x1 D& I7 ~4 d9 c0 Y) M3 Z! {* C4 u8 T“就是你们要我寄的那个个人复历表啊……”我们在旁边早笑歪了。哈哈,“履历表”说成“复历表
8 d# K, D7 q0 k4 z2 ]% A# W8 a- O' {) ]2 |+ P) r
”,真是大姑娘坐轿子——还是头一回听说呐。从此“复历表”就成了他的代名词。这位仁兄还经常
: i  ~& J7 ?3 d4 X! r
( E  E; v3 C2 L有这样那样的笑话。酒中有个“泸州老窖”的,他总说成是“泸州老窑”。人家问他,今天喝的是什
, u( o( s& L! z' p# k, l6 F- q$ d# s7 d+ R& V* p
么酒呀,他说:“还不是老样子,泸州老窑呗?”老窑老窑的喊多了,我们就喊他“老窑”起来了。
1 L- i" k# I  @$ |
* c- D( R$ y% f7 |3 u当然他也笑笑:“取笑我干嘛?我还不比那书记强?哗众取旁(宠看成了庞,幸好还知道脸庞)”—
" F2 D# d) z  P! U$ B
2 G& y, r7 R. c—我倒!+ G% U8 R" i( r! L( S* X" ~9 I  o
+ t1 [8 Z2 b% J' |

, T1 Z# @  g8 i2 {% y1 P附2:10个最容易写错的汉字:
2 r! O( Y3 r7 o: ^6 b( @! ~6 m 1、食不()guǒ腹
4 u2 K" Z  I$ p  2、一()tān血8 [5 Z8 F! z: C
  3、不能自yǐ()
, L1 b1 d/ f" y  4、震()hàn
# H. ~5 u5 x- a" h/ C. J: H' k+ x  5、床()zǐ之欢; v0 C- I) v8 }! o; F
 6、再接再()lì8 P' T7 v9 b+ C/ i4 \! k( x
 7、蛛丝()mǎ迹
7 j  U, Q5 R0 E, D 8、坐()zhèn
5 u. b* s2 D% L1 x" {  9、()xuān泄
2 g, \  j0 Z5 c 10、黄()liáng美梦0 ?! m& L2 S0 M0 J4 B* c( z- g2 ~
- @* \% @5 N' L$ T
做完了吗,你错了几个。我们做过测试,找了100个“大学本科学历”的人填写这,结果全对的只有50 u* j6 t, b) K* [1 k8 k8 ^
8 J! Y& \' q4 {! W# g" H% ^8 b- I
人。错4个以下(包括4个)的有38人。也就是说有62人不及格。这不是耸人听闻,这可是常见字啊,/ h4 F' w1 t9 P4 z+ i" D# i% {

: S6 X0 ^2 Y0 b2 G4 V# \# T! L4 a而且找的是大学本科学历者。1 {$ p3 W3 O7 ^$ s
  下面具体说说:  ! R  j8 [6 I9 l. Q+ e& M4 E6 ^
1、“果腹”容易错成“裹腹”。“果腹”是书面语,意为吃饱肚子。说“裹腹”,就要贻笑大方了
& z: w5 Y6 G) j" d
" k0 {7 f& h6 L; P; `,那不是把腹部缠起来吗?是饿的吗?呵呵% G. |! J& t5 R" Z/ l

5 l! K3 D* U2 z" e$ [2、“一摊血”不是“一滩血”,这“摊”是个量词,表示摊开的糊状物。别以为血是液体,“摊”6 F; k) B. e( k8 r8 X
9 l/ a9 h& d) w
就用三点水儿。)& z# C' D  z# r+ z( V) _  A

1 P9 }* O& k- e" S# Z: c! s8 I3、“不能自已”可不是“不能自己”,你写错了吗?“不能自已”意思为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这
8 M6 I. |$ s# O' p
3 `# K( M7 n) o个“已”要看清楚哦!)
# c* e: @  b( j6 L% b# L6 \/ w
  q4 {5 X9 F- n4 B4、“震撼”是说震动;摇撼。比方说:震撼人心;震撼大地等。可不要误会成“震憾”。  2 m( P/ f: W7 `7 w3 f
5、这个“床笫”一般人错成了“床第”。这个“笫”指的是竹蔑编的席子。理解了原义,你就不会
2 p1 v. G/ V# q
$ s, X) j  _5 o, X* y8 q错了。  
. H: @$ f" J) A+ u7 J' j2 l, _6、“再接再厉”的意思为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这个“历”不要弄成了“鼓励”的“励”。)  
) }& y3 j+ m% J, l7、“蛛丝马迹”可不是蜘蛛和蚂蚁的痕迹啊,这里要用“马”,而不是“蚂”。蛛丝马迹比喻查究6 G3 [( Z- o! }9 V: g
6 G# m$ T' S( u, f% ^# ~- p
事情根源的不很明显的线索。  5 ~. e! W# k) X% H4 g; I8 \" b
8、“坐镇”容易错成“坐阵”,很多人以为它的意思是“坐在阵地上(指挥)”,其实“坐镇”是, n; f; J* b* M- ?/ y: x2 q

( @9 o) t, |9 ?指(官长)亲自在某个地方镇守,也用于比喻,比如:老总亲临现场坐镇。: q: l* a7 l/ I# r
9、“宣泄”的“宣”字,你是不是错成了“渲”字了。可能是“泄”字左边的三点水误导你了。这$ K2 L, M8 y) w+ X8 d; u

* D; @5 p$ C4 `* C3 B里“宣”的意思是疏导。那个“渲”,是“渲染”的“渲”。渲染是国画的一种技法,有时也比喻夸
1 X# `$ y6 i7 x4 ]6 L$ h8 m; @/ d" n: [
大的形容,有例子:一件小事情,不要那么渲染。  9 t1 V5 x, V9 q: f
10、“黄粱美梦”里的“粱”,可不要写成“梁上君子”的“梁”。一个下面是“米”,一个下面是/ `( X  J$ |2 d, h7 n+ q* D

8 C  S+ Q; {- ]/ P4 V! y; S“木”。“黄粱美梦”出自唐沈既济的一个故事《枕中记》:古代有个卢生,在邯郸旅店中遇到一道
2 P+ H% d  z  b7 s) }0 R2 d+ h  S; l
士吕翁,卢生自叹穷困。道士给他一个枕头,要他枕着睡觉。这时,店家正在煮小米饭。卢生在梦中
2 y: n6 I: e8 y; d
: h9 I2 L- H9 @5 m, T3 [享尽了一辈子的荣华富贵。可是他醒来时,发现小米饭还没有熟。后用黄粱美梦来比喻想要实现的好
$ |5 |! s( g) S+ p% r
4 s' a) A+ g& n3 L事落得一场空。
2 l- {. }, i+ R8 r$ h- O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4粉丝

6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