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秘夜思》第70集:最近你在忙什么(答疑)
3 D! q( M$ Z# N9 w- J- h( u' {) I3 ]4 S——好书分享及段首句的拟写. u" A Z( W6 z, H
主讲:余之舰
: n1 I9 y% s- g+ a( G, O: m(2014年12月16日 20:00——22:00)$ R% W, E6 e3 N3 X$ X( r
第一部分:好书分享
0 k) k4 Z4 Y4 b* I$ X- [7 Y【编剧】特邀:余之舰3 F, D# u% \" y3 B( l# w% F8 i
最近你在忙什么?这是老猫出的题目。
: i' w) {0 g4 W6 a4 Y6 c: [! v 老猫说,主持一次吧。我说不好意思,实在太忙。其实忙是个托词,还是不想上台面。原因有三:一是俺这人内向,不善交流,上次主持了一回,要不是霞光等几位帮衬着,差点叫俺下不来台,这之后就有点怕主持。其次是水平有限,看老猫、北纬30度、端方、行来思往等大家的主持,条理清晰,反应敏捷,老到的很,自己就越发怕露丑,怕贻笑大方;三是也确实觉着没啥可讲,好题目都叫大家讲完了,实在没啥可说的。其四,是不想说材料,说起材料就头疼,你说写都不想写,还叫谈材料咋写?不是故意找不舒服不是?但随即又想,老猫已经几次下达任务了,再这么推脱着觉得对不住这个好兄弟,于是就勉强答应了,可答应了却不知道说个啥话题。咱这个平台是《文稿修改演播室》,你不谈写材料谈个啥啊!老猫说,那就谈怎样研究工作吧,因为俺曾写过一篇《研究工作比研究材料更重要》的小文。可是,写材料的连材料二字都不想提,还研究什么工作呢?我说就来个无主题进行曲吧。这不,老猫却把预告先打出去了,就是,“最近你在忙什么?”还有括号(答疑)。额的天啊,你最近在忙什么?多无聊的话题啊,写材料的还会忙什么,除了咬文嚼字、寻章摘句还能忙什么?还有,答疑,答个什么疑啊?咱还有很多疑问没法回答呢!
; P9 @+ f i( K1 N% p/ l啰嗦了半天,昨晚就想今天谈个啥,到现在没个头绪。咱不想主持也是这个原因,叫上台讲话哩,不想想咋讲不行啊,于是就有了负担,就影响了睡眠,就影响了心情。别想着能台上讲话就了不得,能坐边上主持就能风光,哪有当观众的舒服啊,想听了听听,不想听了就闭目养神,或玩会儿手机,给谁谁谁发个短信什么的,而台上的总得把戏演完。- s2 H! ?' k4 [0 J. z
言归正传。还说最近你在忙什么?大家都在忙什么?忙材料。总结啦、汇报啦,述职述廉述学报告啦,既要个人的,还要班子的,中央又开经济工作会议了,还得贯彻落实,还有发文件、写讲话,一个接着一个,这不完,马上还有工作会议讲话呢。笔杆子们的日子这段时间不好过。最近读诗歌,读到臧克家的一首《老马》: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前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f4 \ @* N0 A. N
看着《老马》,和咱老秘的形象似乎相差无几。要问最近你在忙什么?三个字:当《老马》。多年前,俺也写过一首诗,叫《炼》想起炼,你肯定就会想起,用烈火热烧,用锤子锻敲,用石头磨打;想起炼的组词,你肯定就想起了,千锤百炼,想起了炼钢、炼金,炼玉、炼丹,你还会说,修炼吧、锤炼吧,真金不怕火炼,精金百炼、百炼成钢;但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你知道熬炼吗?那是煎熬的熬、苦熬的熬、熬日头的熬啊!你知道炼狱吗,那是人死后才受苦的地方,而我还活着!!
, P& D* x. `7 ]' }; Y这《炼》也可做做文秘的写照。不说这些了,说得大家郁闷。所以今天这个话题“最近你在忙什么?”,咱定个规矩,不谈材料,至于答疑,也最好不谈材料。谁谈材料,咱给谁急。大家就随便聊聊喷喷,除了材料之外,都在忙些啥?说那些有趣的,譬如最近读了哪些一下子把你打动了的好文章?看了能一口气就让你看完的好书?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儿让你念念不忘?,听了什么有趣的段子让你想起来就忍不住笑。想听材料的,明天听修远给大家讲年度总结及新一年工作安排,今晚咱大家算是自习课吧。
/ @$ i/ @7 A7 r8 M6 `& B4 b 当然,和材料有关的也可以谈,譬如关于写材料的新鲜事儿、趣味事儿,你最近看到关于写材料的书和文章,感觉对你影响最大、让你难忘的,也可以交流。所以,今晚的主题是:不谈材料。
) d* ?% c% ?- M- h+ x8 v( O8 k( }: x7 @
(好书推荐)$ c \& E* N2 \0 I0 f( L4 ^
【编剧】特邀:余之舰! H) N/ b2 `6 F# X5 p5 m( o
俺先晒晒俺这段忙的什么,忙买书呢。刚刚弄了个网银,上了孔夫子旧书网,就像小猪娃掉到茅厕里——可逮住啦,买了一大摞子。先介绍几个大家听听。 $ n* Y2 A% s7 \
《韩羽杂文自选集》,带邮费8元,原定价13元 。韩羽是著名画家,但文字了得,曾读了他两本散文,一为《画眼心声》,一为《信马由缰》,写得就像画画一样,寥寥几笔,就把人儿事儿写得活灵活现,读着非常有趣,于是才有心看看其杂文的。后发现这个杂文自选集居然还获过鲁迅文学奖,怪不得呢。《羊想云彩》,刘成章著。刚刚知道这个人,是从《人民日报》的副刊看到他的《信有天地可畅游》一文才发现这个人的,网上一搜,居然这个散文集获得过鲁迅文学奖,看咱孤陋寡闻的。《人民日报》系列的书籍有:《走向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民日报评论选》《思想纵横1997年卷》和1998年卷、《人民日报60年优秀言论选》《含蓄的褒贬——人民日报金台随感杂文精粹》等5册。# V3 F! Z# e% u
《吴泰昌散文》定价6.6元,安徽文艺出版社93年版。吴泰昌很多人不熟悉,他曾经是《人民文学》的编辑组长,《文艺报》的副总编。我是读过他的《我认识的钱鍾书》才知道了这个人,文字极其朴实、地道,后来百度才发现其《艺文轶话》1989年曾获中国作协举办的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可惜宣传不多。那本《我认识的钱鍾书》还是在郑州购书中心的地下室特价书店买的。就又买了《艺文轶话》。
9 Y7 K* p) T/ I. y 《诗选1949-1979》,诗刊社编,人民文学出版社80年3月一版一印。编选说明上注明除《天安门诗选》部分包括若干旧体诗外,旧体诗、儿童诗、歌词、民歌一律未选。话虽此说,但书中作品还是有很大的民歌的烙印。如王怀让、王老九。
& r9 K7 P' ~% V) N! D 【导演】老秘网站长老猫' z6 u( i+ h' z( w E- [
余哥在提醒我们,读书要读经典不跟风
* I. q: r, d& I( O+ G4 _" k 【编剧】特邀:余之舰+ a1 w$ x0 n! {$ t( T
还有《中国最好一个太监》和《少年张冲六章》,都是杨争光的。
3 q2 \( w# B" N1 y- L不是对太监感兴趣,而是对杨争光的作品感兴趣。1980年代,俺上中学,曾把杨争光发表在《诗刊》上的诗歌《我站在北京的街道上了》读了无数遍,曾抄在笔记本上;前几年又读杨争光的《越活越明白》《从两个蛋开始》等长篇小说和《老旦是棵树》等,很为其语言所折服,后才知道他就是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编剧。前不久又看到其新创作的中篇小说《驴队来到奉先寺》,写得那叫一个漂亮。所以看见了这本书,就想看看。对太监不太监的,无甚兴趣,上个星期天读了,也行,但和他的小说没法比。7 l' C5 E% W6 o$ J
还买了一本《新媳妇走娘家》。儿歌集。作者叫钟庭润,就是“编编编,编花篮,编个花篮上南山,南山开满红杜鹃。”的词作者,他曾是《群众艺术》的编辑,《奔流》的编辑、诗歌组长。我十几岁时就读过他的诗歌,说来还有段故事,我一生中唯一一次偷过书,偷的就是钟庭润的儿歌集《缀银铃的蝈蝈笼》。大约是1979年或1980年左右的一天下午,在一个镇上的新华书店里见到那本薄薄的诗集,记不清当时多少钱,但无论多少钱一个农家孩子也是买不起的,但翻来翻去不忍释手,最终当了一次“梁上君子”,结果被书店的售货员抓了个正着。只记得当时售货员凶神恶煞似的,吆喝的声音很大,问我叫啥名字,是哪个学校的?扬言要揪送派出所,等等,你说俺那时候啥心情啊?那可真是想有个地缝钻进去,后来读《孔乙己》,看到“偷书不算偷”的话,还是不自觉的脸红着,最后还是赶来的父亲跟人家说了很多好话才放过了我,自然也很挨了父亲的一顿训斥,也不记得这本书后来到底买了没买。这个售货员叫老安,后来已经认识,只是都不再提那过去这件事儿罢了。
& B5 \$ g+ h5 b& [ 还有叶剑英的《远望集》。最有名的那句“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5 D8 p' k3 g% L4 @
这些日子,窗外西风凌冽,室内温暖如春,灯下捧读一册,那日子实在是美得很的。
+ S% h8 c2 N+ q4 }& ]) f 大家也给推荐点自己读过的好书吧
* T7 [* j i0 Y d/ W0 H 【导演】老秘网站长老猫
% x* z/ T! M: `3 R9 v L n 看了余哥的QQ空间晒的照片,古村古窑古树,原来还在看“古书”。6 G# I9 Q& U4 ^) e R
【配音】电子图书馆3 _* o! e2 g- Q5 v, Q4 E# Q. l
今天晚上在聊读书的事情啊,我近期搜集了一套古书《历代文史》。这套书最大的好处是,主题围绕怎么写文章,历代文人的见解全部收入其中。每册1000多页。* h. A# W3 ]0 b' Z# [& [7 a
【配音】168号同学司马
" r/ i8 L4 U# K; E* \, y$ w) ? 谈修辞,建议读一读陈望道《修辞学发凡》。. ~4 R, U6 |9 k0 X R8 q
【编剧】特邀:余之舰
, {6 g2 ?, K! p; [9 A, o6 ?4 ` 司马,《修辞学发凡》你读过么?( w; t+ T) y4 r
【配音】168号同学司马* n, N3 R/ F& O/ a
读书个人认为还得看自己的心性,就像谈爱一样。读过,但是还没来得及细读。
4 O" c& R( Z( m4 e1 D 【编剧】特邀:余之舰
5 o/ {- } s. ~! x- r% I' L 司马,略读过感觉如何?
( Z8 E, H( @- S3 g/ @ 【主持】22号同学霞光4 {( Z/ w( J9 B/ z( G. C* q% {
看看人家读些啥,可以开阔视野。读书跟写材料一样。7 Y8 ^0 B2 D; }1 u: Q! U. \
【配音】168号同学司马
C% F5 Y# O" c 刚才你们提到王跃文仕途小说很多。他的《国画》,还有大家看烂的《2号首长》。其实,我关注一个曾经落网的湖北张二江。这位曾经的5毒书记,江湖秘籍的《下级学》。虽然,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抵触,实际上,社会只要存在竞争,就说明资源是稀缺的。在这个残酷的社会森林里要找到自己,规则还是得通过拜读这些作品得到。因为,我们的领导永远不会告诉我们背后的那些规则。+ Z2 g, m0 R9 G! r; M3 |
【编剧】特邀:余之舰' o7 r# U3 n$ j$ T7 q/ x" |
买了许多诗集,如《曾卓抒情诗》艾青的《归来的歌》《雪莲》《郭小川诗选》林希的《无名河》《李钢诗选》王久辛的《狂雪》刘征的《春风燕语》《鲁黎诗选》黄永玉的《曾经有过那个时候》等等,都是当年知道而在乡下根本见不到的好东东。【编剧】特邀:龙行江上- |+ n+ q& r5 |" ^- `4 ~
我书读的少,推荐一本吴官正的《闲来笔潭》,一本《读书美丽》,都是短文,故事书,好看!3 w$ i3 B- e$ @4 o! [
【编剧】特邀:余之舰
]. r6 ?$ {( v, a# z( s# o, E 《闲来笔潭》好,至少是人家自己写的,读着亲切感人。
5 l0 P/ Z" E8 q3 _! y7 R6 l 【编剧】特邀:余之舰
7 w$ P" O# R/ K# q) M (北纬)说说你读的关于文秘的书,感觉最好是哪个?
. E0 m+ r/ u% w 【配音】电子图书馆! Z4 Z% R" |: i' x5 @
《历代文话》,历代文人关于作文的规律、赏析、评论集。
2 | Z7 j% {4 D5 M 【配音】140号同学守望者3 F# M/ Y7 c0 v9 @5 O# H- F
《大手笔是怎样练成的》不错7 \ ^ I! H& h8 V. P* \( |/ Z
【配音】168号同学司马; t0 B" ?/ [4 I4 R9 C5 G# ]+ n3 `- N/ P6 L
心灵学上,推荐石勇的《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这位同志提出的“每个人其实都是演员”足以秒杀所谓宗教 W8 I1 r# K/ r1 {4 v2 `
【编剧】特邀:余之舰% I% m2 i0 c) [$ ]: e
司马,《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读着累不?
6 H0 P- E8 E" {% T" u' | 【配音】电子图书馆(北纬30°)' C. g v4 [/ ^! x. u
《笔杆子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不错,教的比较细致,适合入门读读。. a0 Y( {. a, F& |
【编剧】特邀:余之舰
, {1 c. H; J6 z0 M 谢亦森的《理论卷》不错0 S- ?( }/ l4 y$ \
【配音】电子图书馆
6 B; c& b2 N7 D" K! p 余老秘忙于工作,群里成立了读书会,网友推荐了300多本电子书,在我这里存着。" I0 _$ k! k( n4 N' m) o/ F; W- g
【配音】140号同学守望者1 U1 k$ c7 _4 z/ [
群图书馆文秘写作方面的书不错的,大部分我有收藏
y4 R% R2 P% D/ r6 y 【编剧】特邀:余之舰
& m. p; ~& ^8 l 下来说说司马的问题吧。段首句的问题。
9 n& p. t8 B6 j3 Q7 |) E# d3 l# ~# J
第二部分:段首句的拟写 r) M4 F e: L1 n" Q% t
(什么是段首句)
1 W- ~& x, L( S# P- @0 y+ f' Q 【编剧】特邀:余之舰" p) i9 ?" l- g) K. z
司马,你说的段首句,是每一段的第一句话吗?先说什么是段首句。这个不用解释吧。就是文章段落的第一句话是吧?司马说的段首句,主要是指咱平时写材料的段首句吧,可并不是一切文章的段首句,就是材料的每一部分、或每一段落的第一句话。也是一段文章的“起笔”,具有定调子的意味,奠基性的东西。/ u1 L {2 `6 g* o) w( ?2 t
【编剧】特邀:龙行江上+ C6 ~3 N$ U: o. X
字词句段篇章,选句好,段首句更好!可以讲主旨句或主题句,通常位于段首。公文此类尤其多
1 z% P3 j& U& t5 T& z) G. c3 b# v7 i l) Y9 b% x2 G
(段首句的作用)
! J' J. F3 g% P) Q) q* C 【编剧】特邀:余之舰
0 P* |+ o& e' f: `3 y 再说说段首句有什么用?我想了想,这段首句的作用,大致有这么几个:# V# A8 p6 C% g6 r; A- W) ~: W
其一,打开场面。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个材料,一个讲话,上来第一句话如何写,能不能很快进入角色,吸引读者,抓住听众,赢得认同,至关重要,用得好就抓住了读者和听众,给读者和听众留下一个好印象,吸引他往下读、往下看,往下听。好的段首句,开门见山,亮明主题,打开场面,开宗明义,直言其事,显得理直气壮、铿锵有力。打开场面的话,总是想起古文。如《阿旁宫赋》“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是何等的气派?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何等的豪迈?《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是何等的神闲?毛主席《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是何等的开门见山、斩钉截铁!所以,段首句,有种打开场面定调子的味道。这是其一。
4 a8 I# M8 A1 w6 Q% v6 E 其二,承上启下。有些文章开头需要有句话做承上启下,不使下文显得突兀。譬如,很多人物通讯、典型事迹,常常用的开头句:“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下来才写做的具体事实、生动事例。“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就是段首句。很多年前第一次写人物通讯,记一个新华书店经理的事迹,文章写成后,找一老师修改,其他修改内容都不记得了,但有一个修改却记忆尤深。就是这位老师在一个讲这位经理加强自身学习的段落开头,加了一句“打铁先得自身硬”。这一句看似平常,却高度概括、富于哲理,又承上启下,引出下文,也使得这一段不显得突兀。这是第一次知道文章的段落还有一个段首句之说。后来从事写材料,才发现用好段首句对材料而言实在是意义重大。
; L1 t& f5 `7 D$ f( z2 d: l" F 其三,统帅主旨。就是大家说的显旨、撮要。写材料有“篇前显旨”“段前撮要”之说,它是文章写作的一个基本方法,意思是指在一篇文章的开头处,用简明的语言,把文章的结论、总的观点、中心内容加以概括表达出来,其作用能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一下子抓住全文要领,得到一个总的概念,进而阅读全文、掌握全文的精神实质,达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目的,正所谓“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