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腹而受,量身而衣。6 I! y- D# K2 q% ?7 i
【讲话原文】, u" l- R/ O- R$ f5 n
发展归根到底要靠本国自身努力。中国人讲:“量腹而受,量身而衣。”各国要根据自身禀赋特点,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国际社会要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能力建设,根据他们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支持和帮助。) f5 ^; Y- Y6 ^+ z k F; M
习近平《谋共同永续发展 做合作共赢伙伴——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的讲话》(2015年9月26日)
; w9 ^8 a5 `9 E 【出处】
" d1 ^, G, T7 D/ ^5 F9 b/ w$ ^# U 子墨子谓公尚过曰:“子观越王之志何若?意越王将听吾言,用我道,则翟将往,量腹而食,度身而衣,自比于群臣,奚能以封为哉?”
" |4 X6 v2 ~+ ~9 r1 [ (战国)墨翟《墨子·鲁问第四十九》 W$ B" F4 k( ~- b, T, v
【解读】
8 E8 u7 t' q7 q5 U4 i8 B 习近平主席讲话中“量腹而受,量身而衣”这句用典,是由《墨子·鲁问》中的“量腹而食,度身而衣”化用而来。2 m/ x; z1 ]7 A b! P
墨子(名翟,约前468—前376年)是墨家学派创始人。他出身贫贱,自称“贱人”,主张“节用”。“量腹而食,度身而衣”是墨子对弟子公尚过说的话。意思是说,要根据自己的食量来吃饭,比量自己的身体来穿衣。后者即成语“量体裁衣”的出典。墨子意在告诉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先考虑一下自己的能力大小,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对自己的行为加以节制,适可而止。在讲话中,习近平主席化用此典意在强调,各国无论发展还是援助,都要从国情出发、从受援国实际需求出发,正确决策、因需施援。6 k- c% s% T" x& \' T
其实,墨子本人就是“量腹而食,度身而衣”的表率,他吃的是“藜藿之羹”(指粗劣的汤羹),穿的是“短褐之衣”(指平民的衣着),俨然一副朴素劳动者的形象。! [ z W; @- j c4 @9 T* x+ A% b
类似的说法还出现在道家著作《文子》(《通玄真经》)中。《文子·守真》称:“老子曰:夫所谓圣人者,适情而已,量腹而食,度形而衣,节乎己而,贪污之心无由生也。”文子是老子的弟子,少于孔子,曾问学于子夏和墨子,是一位学无常师者。但这句话应出自墨子,而非老子。其中一个根据是,在《吕氏春秋·高义》中,全文引用了《墨子·鲁问》中这段话。另外,《淮南子·俶真训》也有:“夫圣人量腹而食,度形而衣,节于己而已,贪污之心,奚由生哉?”可见,“量腹而食,度身而衣”的观点得到了古代圣贤的广泛共鸣。 (杨立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