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参加了一个座谈会的预备会,分管领导逐个对部门进行了点评。大部分单位的材料并不是很如人意,有的就差重写了。我在旁细细地听了下。感觉主要是文章的具体性不够。什么是文章的具体性?说白了就是没把话说到点子上,一会引用上级的文件精神,一会又照搬其他地方的材料经验。在加上一些本地的一些地方名字,弄得一团浆糊。就关于文章具体化的方法,我觉得有这么几点可以思考下。6 @+ Z2 ?* b k8 M
一是具体到数和事例。把工作中关键的数字要拉出来,但不要搞数字简单累加,那样人家会觉得很枯燥乏味。每一个行业,每一项工作都有几项比较关键的数字,这个应该好好总结下。具体事例,不易过长,高度慨括下就可以。如谈某个项目具体事例应有这么几个关键因素,项目名称、项目进度、项目面积,项目效益。4 j$ |: d5 M) W. t- d1 a9 p, e
, P" v9 [* e; l" m 二是具体到具体地方实践。大段的抄袭是要不得的,得具体到自己工作地方的实际情况去总结,提炼。比如,都在开展某项活动,人家都写怎么宣传、怎么加强领导。你就没必要这么写,可以考虑自己本地的特点,具体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d( _. v8 t& {$ I% ?) H: g7 ], ]$ n
( n, d; T/ c, S6 p( ]( g$ ^- q/ O% t+ v6 s! A9 u$ W9 |
|